摘要:對于學生而言,中學教育在學生學習生活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小學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承接過渡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能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薦,中學教育管理取得了諸多成績,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很多。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全文的,通過對目前中學教學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論述提高中學教學管理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提高中學教學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期對提高中學教學管理有所助益。
關鍵詞:中學教學管理;問題;對策研究
在學校,學生需要受到教育和管理。倘若一個學校沒有完善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那么學校的各項活動和教學都很難正常有序的開展。不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另教師的工作也很難開展起來。這樣下去學校的管理、教師教學的開展、學生的校園生活等方面都不規范,很難開展起工作。基于此,學校制定明確的校園管理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紀律習慣變得尤為重要。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學教學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中學教學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方式有待提高
很多中學在教學管理方面都比較嚴苛,總給學生很大的升學壓力,這樣往往讓校園氣氛變得很沉悶,學生每天循規蹈矩的生活和學習,就會失去他們這個年齡時期應該有的個性和活力。如果學生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和學習,學校很難培養學生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機器,缺少個性的培養。長期以往下來,會讓學生變得孤立,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發展。還有的一些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讓學生缺少娛樂和與外界溝通的機會。這樣也是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
(二)任課教師不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
從目前中學實際教學管理情況來看,很多學校的班級管理責任都是班主任負責的,其他任課教師不參與班級管理,班級管理的各項任務都是班主任負責。長時間下來,學生就會變得只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對于其他任課教師不服從管理,甚至是無視的態度。這樣的現象讓任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管理和維護課堂秩序方面效果不佳,對學生進行指導產生一定的困難,往往還需要班主任的協助,這樣讓學生產生一種任課教師沒有管理權的錯覺。但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一個班級的管理不能夠僅僅依靠班主任一人,如果沒有其他任課教師的輔助,班級管理會遇到很多的困難。
(三)學生對于學校制度的認同度低
學校在進行教學管理的時候,有些規章和制度是不被學生認可的,有些制度學生甚至不愿遵守,甚至產生抵觸情緒。中學學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而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都是成年人,跟學生之間的年齡差距比較大。所以,有些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時候往往不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不能夠符合學生的思維,這種制度往往是不被任課的;還有一種原因是這些制度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例如:有些學校規定學生不允許染發、燙發、不允許早戀等。有些條例往往太過于教條,達不到制度想要規定的效果。
二、提高中學教學管理的對策
針對目前中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種對策。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中學學習對于其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相互約束,擺脫學習當中懶散的狀態,這是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達到的效果。例如:學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和代入感。學校可以將每天早上的幾分鐘改為晨讀時間,由班上的同學輪流帶領大家進行,可以背誦詩歌、英文等等相關學習內容,讓大家大聲的朗讀出來,促進學生的學習精神,同時也更有利調節課堂氣氛。另外,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進來,激發學生們競爭意識。還可以創辦學校的校刊等,讓學生踴躍投稿,從而營造良好的學校學習氛圍,提升中學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實行現代化教學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很多信息技術都被引用到了現代教學管理當中來。基于這樣的發展形式,學校可以不斷推陳出新,建立自己的學校論壇和網站,并且由專門的人員進行更新和維護。學生可以在學校的網站、論壇上面查詢到他們想知道的活動和通知,同時也可以開設教學板塊和學習專欄,提供最新最好的材料幫助學生學習和課外閱讀。讓學生們利用新的信息技術去學習,而不僅僅用于娛樂。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站和論壇提出自己對于學校和班級的意見,暢所欲言的表達他們的想法,學校可以向學生家長等推廣,幫助學生家長了解學校的教學情況,將家長參與引入到班級管理當中來。
(三)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一直是中學管理當中必須堅持的原則之一。在過去很多年的教學當中,師生關系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會出現體罰甚至辱罵學生的行為出現。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師生關系當中,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校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安全。一些學校出臺了相關制度,學校要給學生提供服務,保證學生的利益,而不是統一化管理。這個觀念的轉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教學管理中,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應該是平等的關系,教師應該建立與學生互相信任、互相幫助的基礎,讓學生明白進行教學管理不是為了約束學生的行為,而是為了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和開展更健康的校園生活。教師要做好表率工作,為學生樹立榜樣,在管理中尊重學生的個性,了解學生的心理。
總而言之,中學教學管理對于學生教育和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良好的校園管理制度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讓學生們身心能夠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農村中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陳新清.教育藝術2016年03期
[2]精細管理 愛崗敬業——文津中學教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研究[J].康仁民.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年01期
[3]宏觀教育理念下的高職教育教學管理策略研究[J].司春燕.教育與職業 2015年30期
作者簡介:孟庶(1967-)女,滿族,開原市八棵樹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