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翔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克服了基礎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勢,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軟實力,通過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引導員工圍繞企業的經營發展而努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本文通過闡述民營企業中企業文化的作用,分析民營企業中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企業文化的措施,以此對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起到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民營企業;企業文化;作用;建設措施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區別于資金和技術等硬件條件,是企業的軟實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企業文化對民營企業發展的作用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發展理念,指引著企業發展的方向。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以來所有精神思想、道德規范的沉淀,也是企業高層制定企業戰略的基礎。企業文化內涵豐富,包含企業的一切管理活動,企業管理實質就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并外化為行動,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各項工作。
(二)企業文化是強大的黏合劑,團結員工,凝心聚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不可取代的財富。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形成一種隱形的合力,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朝著同一個目標不斷前進。除了企業內部員工,優秀的企業文化還能吸引與企業相關的上下游企業,比如供應商、監理單位、社會大眾等等,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
(三)企業文化是一種價值導向,規范員工的道德行為。
企業文化不同于企業規章和制度等硬性規定,它是一種柔性管理,對員工具有“軟約束”功能。企業文化一旦根植于員工思想,就會引導員工朝著契合企業文化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員工行為得到調整和規范,員工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得到提升,并從工作中獲取幸福感。
(四)企業文化能為企業引人留人,構建人才發展的環境。
隨著企業競爭不斷加劇,人才戰略不置可否的成為企業第一戰略,關系著企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重視員工的個人價值、尊重員工的個性發展,求大同而存小異,讓員工天性得到解放,激發員工的工作潛能和創新意識,為企業人才興企戰略的落地提供保障。
二、民營企業中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文化建設存在思想上的誤區。
民營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認知層面的錯誤。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虛無縹緲,沒有實質性作用;有的企業認為只要集中組織幾次培訓,開展幾次主題活動就是企業文化建設;有的企業片面地將企業文化與規章制度等同起來,從而將企業文化作為考核員工的依據。以上對企業文化認識的不到位導致民營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流于形式,沒有實效。
(二)企業文化缺乏企業特色。
目前大多數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都停留在照搬國際上或行業內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沒有因地制宜考慮企業發展的特殊性和文化的適用性。正如“成功的經驗不可復制”,企業文化也是因企而異的。企業文化是戰略上的,與企業發展現狀、戰略目標密不可分,生搬硬套的結果是貌合神離,產生不良反應。
(三)缺少與企業文化建設相適應的制度保障。
企業文化不具備強制性,無法達到規章制度所具有的效果,這就意味著企業文化在基層實施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很多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構建得很完美,但在推行中常常因為受到阻力而半途而廢,最終成為海市蜃樓。所以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制定促進企業文化落地的方法措施,并將其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
(四)民營企業家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對于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民營企業的老板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個人的思想意識、思維格局、知識水平、生活作風等因素決定著企業文化建設的質量。現實生活中,部分民營企業家知識儲備不足,能力素質不高,使得企業家在文化建設的進程中力不從心,成為制約企業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瓶頸。
三、民營企業發展中企業文化的建設措施
(一)充分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避免形式主義。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根基,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和內生動力。企業要將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在戰略制定之初,構建系統科學的企業文化。實施過程中科學規劃、有效推行,多形式、多渠道地灌輸,使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愿景為全體員工所了解和認同,確保企業文化落地。
(二)學會把脈,打造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
企業因其所處行業、產品、發展階段、戰略目標的不同,企業文化的內涵也有所差異。挖掘自身特色,將其做優、做精、做大、做強,打造品牌影響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不二法寶。民營企業要充分借鑒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結合自身特點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構建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充實企業文化內涵,使得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系統化。
(三)完善制度,為企業文化的實施保駕護航。
企業文化的有效推行離不開制度層面的支持,民營企業在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有效運用先進的企業管理方法,發揮制度的調整作用為企業文化的推行掃清障礙。比如在大力推崇生產安全的企業中,要建立安全文化,可制定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檢查考核機制,對違規操作進行考核,對安全生產示范班組進行獎勵;對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企業,要強化企業的創新文化,可制定與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相適應的激勵政策,鼓勵員工進行技術研發及新產品開發的熱情。
(四)“正人先正己”,加強民營企業家自身素質修養的培養。
企業能否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并在其后的發展中突破僵化的文化和觀念的束縛,不斷創新、充實、進步,企業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民營企業家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先進文化的引導者、開創者和實踐者。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人格,敢為人先、勇于探索,始終把統一思想、創新文化貫穿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
參考文獻:
[1]作者:賀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若干問題》,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2]魯道峰.做好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在于創新[J].商場現代化,2009(09)
[3]李海濤.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