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魯新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社會對教學工作者的教學理念格外關注。小學階段是學生知識積累打基礎的階段。教師的教學理念對今后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理念,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策略。本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展開了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途徑
引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過程之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及有效的組織,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體會生活對教育的價值,真正領悟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真諦,從而更好的服務于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國很多教育工作者就開始關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陶行知提出非常著名的教育生活理論: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學校。簡單的講,教育來源于生活,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教學合一。我國的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應該重視小學生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通過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相應概念,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的是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相關的研究成果,結合新的相應概念課程標準,通過討論教學生活化,希望對以后的研究有所幫助。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價值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其在數學知識上的實踐能力,教師應有效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探究,不斷探索和理解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善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生活中領悟數學,服務生活,不斷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發展。
1、體驗數學的價值,掌握其思想、方法和思維
數學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通過數學學習和生活化教學,可以迅速促進學生的成長。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充分感受生活與數學教學的關系,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不斷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不斷體驗數學的價值,把握其思想、方法以及思想,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促進學生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于實踐生活。
2、不斷培養出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對各種事物的熟悉和興趣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點,使學生能夠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能夠促進他們主動學習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教學與生活的聯系,不斷結合實踐教學,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加強實踐練習。力爭將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之中,同時還要從生活中進行學習,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他們的迅速成長。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2.1將簡單生活知識融入數學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能力通常是低的,在他們看來,許多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也比較復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知識放到簡單的生活中,使一些更復雜的數學問題可以成為一個相對簡單的生活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快速學習,數學學習的困難可以有效地降低。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很難將小時、分、秒時間轉換關系掌握得好。因此,教師可以進行這些單位與現實生活中的實物進行聯系,可以選擇樹葉作為秒,小草作為分鐘,花朵作為小時,以這種方式,可以使知識的變得更具體的內容,學生會更容易理解掌握。然而,在實踐教學中,應該注意的是,不是任何復雜的知識都可以轉化為簡單的生活元素,教師應考慮知識應用與未來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并應采取整體觀來思考問題,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2通過科學設計知識應用展示生活情境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確保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與生活可以相聯系起來。而且在知識表示方式上也應該更加具有生活的開放性。教師不應該將教學思路以及教學方法強加給學生,這樣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與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反思,體會在生活化教學中的成就感以及滿足感。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特點以及實際生活,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設計數學知識教學,完美地將數學內容融合到生活情景之中。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理論聯系實際,積極開展啟發式教學,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索知識,使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有效運用,促進數學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2.3實施研究性學習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研究是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非常有幫助。在當前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實際生活為出發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不僅要加強課堂學習的的重視程度,還要注重的課外學習,培養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在實施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選擇合適的主題,在探究式學習的形式中可以選擇單獨的探究方式,也可以選擇小組探究方式,在學生實踐探索中,教師可以不全程進行指導,只需在學生探究過程中適當進行點撥即可.比如,可讓學生對實際生活中不同物體質量進行探究,選擇不同物體對其質量進行稱量計算,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掌握物體質量計量方法,同時也能夠使其將不同質量單位掌握,同時還能夠加深其記憶.
2.4采用數學的眼光來仔細觀察生活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數學的視角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可以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形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學會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和解決生活問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2.5了解和熟悉學生們的生活背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熟悉和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不斷了解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力爭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原型,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首先,教師應該不斷地關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如跳繩和扔手帕,這些都包含著許多數學問題。其次,教師需要不斷關注學生的社會,在實際生活中,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數學問題,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最后,還要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教師可以通過家訪以及交談等方式,了進一步解學生的生活背景,從而尋找出各種數學相關的問題,不斷的將現實生活和數學緊密的聯系起來,促進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為了不斷地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需要不斷的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密切關注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讓生活進入課堂,并不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構筑生活與數學的橋梁,使學生能夠不斷調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參考文獻:
[1]蘇光印.探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39).
[2]王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析[J].華夏教師,2016(1):141-141.
[3]姜玉晶,箭洪洲.探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亞太教育,2015(36):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