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允峰
【摘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從而促進了企業境外投資率,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較大風險。因此,企業在境外投資時應做好法律風險控制,制定防范機制,具有重要作用。鑒于此,筆者結合實踐研究,就企業境外投資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企業境外投資 法律風險 防范機制 研究分析
伴隨著企業境外投資迅速發展,據調查顯示:我國企業在世界近200個國家與地區設置對外直接投資企業近2萬家,總資產約2萬億元。另一方面,我國企業海外投資資產在安全性上受到的沖擊,境外投資法律風險嚴重。因此,怎樣做好境外投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成為重要內容,應給予高度重視。
一、企業境外投資法律風險
(一)法律風險
現階段,多數境外投資中有一些成功者;但同時也有失敗者。境外投資法律風險包含東道國有關法律制度的變化,造成原有投資規劃受到影響,給投資人造成經濟損失。具體風險控制包含:第一,國內法律條件;第二,海外收購法律風險;第三,收購目標隱藏的法律風險;第四,報價法律風險;第四,協議中法律風險;第五,東道國法律風險。據調查顯示,現階段一些央企在境外投資過程中存在境外法律變化、協議矛盾等,在具體交付時,時常發生濫用世貿組織貿易要求狀態。境外投資時法律風險不斷增加:基于這一條件下企業容易發生違法行為,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受到影響。總而言之,企業境外投資法律風險較高,其中包含交付目標簽署合同風險、監督管理風險等。
(二)監督階段的法律風險
境外投資監督管理立足于東道國與企業主體,企業更注重投資項目的監督管理,東道國在市場準入環境下注重監督管理。現階段監督管理逐漸暴露出諸多缺陷:第一,多頭審核、重復審核造成時間浪費。第二,過于重視監督管理造成企業尋找其他途徑,越過行政審核,擺脫政府管理。
(三)協議監管風險
境外投資需要全程簽署協議,在協議簽署、執行過程中存在違約風險導致協議相對方的利益受損。所以,注重合同管理風險。第一,我國一些企業為躲避流程在簽署協議過程中無政府審核。基于這一條件下,若出現風險容易受損。第二,協議中存在糾紛內容,而一些企業并未給予高度重視造成協矛盾。因此,僅能對東道國的仲裁單位、法院處理,我國企業由于對外國法律較為陌生,使得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第三,在協議中也會由于特殊約定,在簽署時由于缺少專業的法律指導使得自身權益得不到保護。
二、企業境外投資防范法律風險防范方法
(一)加強政府保護
政府支持企業的境外投資成為全球各國都通行的管理,所以,我國政府需要注重立法的完善,出臺相關法律制度,約束境外投資行為,形成良好的法律環境。在立法完善方面需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優化審核流程。避免不必要的審核流程,注重企業投資效率,確保企業境外投資更為便利。在立法制定上應遵循幾點要求:了解境外投資概念、確定審核流程、規范人力資源的具體來源地、稅收征收等。針對境外投保體制應給予高度重視。此外,列入相關條例中,主動規范投資行為,為投資行為提供服務,并非局限于監督管理中。
(二)企業管理制度的優化
境外投資包含談判、立項、運行,成為法律風險高峰時期。對此,需要企業給予高度重視。在風險理念控制上,企業應意識到境外投資存在的風險,掌握風險發生概率與企業影響,加強風險防范。企業在境外投資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市場、技術影響因素,也要重視法律影響因素,做好協調。在企業資產、投資管理過程中,重視法律風險防范重要性。另一方面,企業在談判、簽署協議過程中,企業法律部門應全過程投入。企業也要積極參與而并非單一的彌補。
在組織管理中,企業管理層應加強協商,共同商議防范法律風險可行性方法,明確風險管理目標,根據具體發展狀態與環境編制管理流程。同時,落實監督作用,法律團隊也要做好配合。第一,企業應意識到境外投資風險控制重要作用。風險判斷作為企業法律風險控制的首要條件,需要結合以往經驗與合同內容,整合企業、國家、項目等綜合信息對存在的風險列舉出來。在協議談判、合同落實等各環節存在的風險制定清單。第二,評估法律風險。法律風險評價過程中,企業需要結合風險判斷時期生成的項目潛在風險清單,多方面注重引起風險事故的原因、風險形成可能性與后果。根據企業為項目作出的國別法律進行評估、項目有效性分析,做好風險評價并分類。第三,明確風險清單,根據當前企業經濟狀態、資源、發展規劃等影響要素編制解決措施。法律風險控制過程中,根據生成的風險清單參照管理標準、戰略目標、資源投入等對各項風險編制解決方法,生成法律風險防范表、詳細敘述轉嫁各項風險方法。比如:在項目法律盡職分析過程中,企業債務風險較高時,可以在合同中要求目標企業進行相應保證。或者出現索賠問題后,盡快制定索賠方案。第四,加強管理。在研究風險出現原因條件下優化管理方法,避免相同類型法律風險發生。
總而言之,企業在境外投資階段法律風險同步存在。對此,企業應重視境外投資條件與法律政策分析:投資項目法律論證與盡職調查全面。最后,投資項目運營時的法律風險也要做好協調。
三、結語
綜合分析,相對國內投資風險,境外投資風險難度較大。因此,科學協調企業境內外法律資源,企業法律顧問和境外律師做好交流,避免風險擴大。伴隨著全球化資本流動的加速,境外投資成為企業長久發展必然。但法律環境并非固定的,呈現動態性,企業境外投資過程中若出現法律風險,規避可能性比國內小。基于這一條件下,政府當務之急是立法優化,企業主體管理方法優化有著重要作用。企業應根據我國、東道國法律條件編制風險防范體制,注重協議中存在的違約風險,重視違法行為中的風險,做好法律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