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睿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療事業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醫院工作要求越加的高。尤其是對于醫院產科門診而言,人們的分娩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這就需要醫院產科護理人員必須要為孕婦提供全方位的護理,能夠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提升孕婦的滿意度。對孕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會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滿足孕婦的護理需求。本文主要是對產科門診開展產前健康教育的體會進行了研究與探討,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產科門診;產前教育;體會;探討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6..01
目前,人們對醫院產科護理質量要求較高,因此醫院產科門診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孕婦進行護理工作,滿足孕婦的護理需求。在產科門診開展產前健康教育屬于一項有效的措施,護理人員與孕婦進行交流,為孕婦解決疑問,提升孕婦對分娩等環節的認識,從而來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態,以此來提升護理的質量。
1 產前護理的內容
對于產前護理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產前檢查,首次檢查要進行預產期的推測,并且了解軟產道以及內生殖器與乳房的發育狀況,對孕婦進行血壓、體重以及心肺等狀況的測量。同時也要教會孕婦推算預產期,孕婦在12周開始就要進行系統的檢查,并且在28周之前每4周進行一次檢查,在28周之后則是要每2周進行一次檢查[1]。在36周之后,每一周進行一次檢查,最終直到分娩后。若是高位孕婦則是適當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另外孕婦在15周~20周之間進行唐氏兒篩查,20~24周進行排畸篩查,24~28周進行糖耐量篩查,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若是出現了異常狀況,那么要結合實際的狀況適當增加檢查的次數,并且進行有效的處理。其次要進行胎教的教育,以此來有目的有計劃的為胎兒的成長實施有效措施。再則就是進行孕期的自我監護,護理人員要教會孕婦自數胎動的方式,能夠囑咐孕婦早晚各數1 h的胎動,并且每小時的胎動必須要大于10次,若是出現異常,必須及時就診。然后就是要對孕婦進行營養的指導,孕婦的飲食十分重要,要盡量攝取高單邊以及高維生素以及高礦物質等食物,少攝入鹽類食物[2]。飲食要均衡以及自然,利用正確的飲食計劃,保持健康的身體,孕婦要選擇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煙酒以及咖啡等辛辣食品。最后要對孕婦進行生活指導以及心理指導,孕婦必須保持一個充足的休息以及睡眠,每天要保證8 h的睡眠,并且午休要在1~2 h,臥床休息宜左側臥位,以此來增加胎盤的血供。并且在孕期要進行適當的運動,衣服要寬松柔軟,冷暖適宜,鞋跟要低,避免穿高跟鞋。對孕婦進行心理指導能夠有效緩解孕婦心中的壓力,疏導不良情緒,護理,護理人員對孕婦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孕婦對分娩的相關事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及準備。
2 產前教育方法
對于產科門診產前教育,護理人員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對孕婦進行教育,以此來加深孕婦對分娩等相關事宜的了解。首先醫院可以成立門診孕婦學校,現今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于孕期保健知識越加的注重。因此醫院成立孕婦學校,孕婦和家屬可以來學習,護理人員發放相關的資料,以此來加深孕婦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其次就是要成立產前診斷中心,要配備現今的診療設備,邀請專家級的醫護人員進行坐診,檢測孕婦是否存在遺傳病以及染色體并等,同時進行唐氏篩查以及羊膜腔穿刺與臍血取樣等,要規范正常產前檢查次數。最后就是要對孕婦進行孕晚期的健康教育,在孕晚期要組織孕婦熟悉病房以及相關的產房環境,不斷提升孕婦的適應能力,在對孕婦進行胎心監護時,要由助產士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工作,對孕婦講解分娩方式、分娩的過程以及分娩的技巧等,以此來提供全方位的介紹工作,充分體現人性化的護理模式,提升孕婦的滿意度[3]。
對孕婦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 宣傳教育工作,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孕婦認知水平的提升,同時放松孕婦的精神狀態,讓孕婦自愿采取健康的方式來消除各項危險因素,不斷降低各種疾病的病發率,促進孕婦自然分娩率的提升。
3 討 論
對于產科門診產前教育而言,要根據孕婦孕周的不同,重視孕婦的需求,結合孕婦的實際狀況進行有效的教育工作。孕婦在接受產前教育后會獲得大量的健康衛生知識,這樣會讓孕婦對分娩的相關事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4]。同時護理人員與孕婦及時的溝通,幫助孕婦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以及運動指導等,并且及時為孕婦解答一些疑惑,從而促進孕婦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斷緩解心中的壓力,從而來提升護理的質量,并且建立一個完善的護患關系。目前來看大多數孕婦對懷孕的相關注意事項不夠了解,因此開展產前教育工作會加強孕婦對分娩的了解,并且能夠保證孕婦能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養成正確的習慣,以此來保證孕婦及胎兒的健康。所以在醫院產科門診開展產前健康教育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能夠有效降低孕期危險因素,因此在臨床護理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 萍.助產士產前教育對產婦產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07):160.
[2] 熊東梅.系統化健康宣教對提高婦產科實習護士的護理質量的效果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86.
[3] 潘秋燕.試析助產士產前教育對初產婦產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67-72.
[4] 梁 萍,俞鎰妃,章 華,俞艷艷.妊娠期生物反饋訓練對產后抑郁發生風險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7,(04):18-19.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