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敏
【摘要】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是素質教育關注的重點,按照素養培養要求,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相應語文知識,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習慣等。為保證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順利落實,業內學者一直在對培養方式進行著研究與調整,本文也將就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課堂實踐方式展開深度論述,期望能夠為學生學科素養水平提升,提供一定助力。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 課堂實踐 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65-02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現代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強調要對學生進行語文審美、理解以及運用與思維,四個層次的培養。而作為核心素養培養落實途徑,課堂實踐一直是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如何實現理想化核心素養培養方式,如何正確運用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都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的內容與課題。
一、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打造核心素養培養環境
在實施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師應明確核心素養培養相關要求,即要對學生識字閱讀、語文能力以及人文素養等技能進行鍛煉,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應先需要通過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優化的方式,創造出適合的學習環境,以為后期教學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夏夜多美》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的教學難點就是讓學生在對夏夜景色進行體會,并能夠感受到助人為樂的快樂,可以養成良好習慣,老師可以針對這一點,通過打造相應情境的方式,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視頻,像學生展示了多幅夏夜景色,并引導學生對自身所看到的夏夜進行了描述;其次,讓學生通讀全文,并提出問題“課文中的小螞蟻怎么了”、“是誰最后幫助了小螞蟻,是怎么幫助的呢”等等,引發學生思考,確保他們的學習意愿可以被充分激發出來;最后,在完成基礎教學之后,要再次提問“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類似的事件,你們會怎么做呢,請從小螞蟻以及睡蓮姑姑的角度分別思考”,這樣不僅能夠保證課堂學習氣氛,確保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同能還能引發學生深思,使他們樹立起助人為樂的意識,進而達到核心素養相應要求。
二、合理運用素養教學,切實強化學生審美能力
為保證核心素養培養效果,老師要按照以人為本原則,要對小學生已有語文基礎水平以及生活經驗、思維習慣等特點,合理對課堂實踐教學進行設計,確保語文教學資源可以得到合理配置,確保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對知識點進行探究,并可以感受到語言文字之美,切實增強自身審美能力。
例如在進行《藍色的楓葉》一課教學時,一方面老師要帶領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并要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再次通讀課文,找到“藍色楓葉”產生的原因,并說出自己對于這一事件的看法,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整體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對“皺”與“惹”兩個詞的運用巧妙性進行分析,并提出“如果換兩個字,你們覺得應該換什么字好呢”,進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字之美,從而對文字運用產生一定的感悟,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以實現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水平的切實提升。
三、通過課堂實踐方式,提升學生認知理解能力
認知理解能力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內容,老師要通過高效培養手段,讓學生主動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與積累,進而了解文本內容,并可以做出準確的表達,以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語感。
例如在對《夾竹桃》一課進行學習過程中,由于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之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語文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這時老師要適當放手,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讓他們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文章內容進行研究與分析,所以筆者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會讓學生先自行對課文進行閱讀與理解,并發表自己的觀點,而筆者對每位學生的發言都進行了針對性點評,為保證學生學習積極性,筆者點評多以鼓勵性語言為主。同時筆者以“夾竹桃”一詞為主線,帶領學生對整篇文章展開了深度探究,通過情境與語言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幫助學生感受到了文章語言之美,并可以初步了解文章內容表達方式與結構設計方式,且能夠從多角度對文章進行研究與品讀,使學生詞句品析能力得到了切實鍛煉,可以達到對學生認知理解能力進行有效提升的目標。
四、利用核心素養培養,強化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按照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老師需要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語言應用規律,可以對知識點進行內化,并能夠將知識點運用到實踐之中,達到一定水平的語文運用能力。在具體教學時,老師應按照教材內容難易程度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合理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并要在完成基礎教學之后,布置實踐型作業,像模仿文章進行寫作或演講等,以完成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鍛煉,確保學生能夠達到對語文知識點進行靈活運用的目標,使他們可以在實踐運用中,逐漸體會到語文學習的作用與價值,進而更加注重語文學習,形成良性循環,以為核心素養培養開展,做好鋪墊。
核心素養培養并不能一觸而就,需要老師長期堅持,這不僅是對老師耐力的一種考驗,同時也是對學生展開素養培養的不二法門。各小學語文教師應按照素養教育要求,從小學生知識接受習慣以及心理、生理特征入手,不斷在課堂實踐中對素養培養方式以及手段進行完善,進而探索出與學生語文學習實情相符的課程教學模式,實現高質量核心素養教學環境,從而為學生今后長久性語文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芹娟.關注核心素養,構建語文學習金字塔[J].江蘇教育研究,2017,Z5:60-63.
[2]沈莉.開啟語文“助學”模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語文知識,2016,2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