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海榮
【摘要】隨著近年素質化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科核心素養成為了各科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解決的問題。英語作為專業化的語言表達與溝通工具如何完善學生的語言結構,深化學生的語言意識成為了現代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高中生對英語學習有著不同的認知感受,深化培養高中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寫作能力、理解翻譯能力,更能健全高中生的英語認知結構,促進學生形成優秀的學習習慣。鑒于此,本文就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展開詳細的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思路,以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英語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設計 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108-01
一、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對學生成長的影響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作為一種潛在性的價值行為機制,主要作用在個體的行為決策,影響著個體的意識形態。高中生作為獨立成長和學習的行為個體,其價值觀形態雖已成形,但還沒有完全成熟,思維意識還具有較強的可塑造性和可完善性。高中階段針對其學習的某一學科著重培養其認知意識,不僅能加強其學習能力,更能促進其個性發展。具體而言,獨立生活和學習的個體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其思維認知形態和行為認知形態有著極大的差異,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和經驗意識總結,通過打造具體的模擬情景能夠促進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獨立的語言習慣和價值認知形態,更為深入理解英語作為交流溝通媒介的特性和價值,幫助其在生活中正確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
二、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從現代素質化教學理論來看,學科教育的先導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只有以核心素養作為學科知識教育的根本目的才能讓學習個體正確掌握一門學科和技能。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個性的養成,以學習興趣作為課堂組織構建的單元,在尊重其認知差異的前提下以培養素質為核心,幫助其找到自己的價值導向。同時,核心素養作為學習行為決策和思維決策的內在核心,其形態和屬性決定著學生的行為表現和認知能力。具有良好認知能力和自主決策能力的學生往往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其學習能力相對較強,能夠形成核心素養來完善自身的認知結構。行為決策能力較差,認知表現一般的學生其價值意識不夠完善,既缺少相對性的行為表現,也不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因為沒有核心素養作為學習驅動力,成績相對較差。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著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能幫助優化學生的行為組織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創新途徑
(一)漸進式思維引導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對學生進行思維引領,以思維被引導為核心,做好課堂教學工作。思維的引領,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等,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情、情感以及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這門學科過程中,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進行,不會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學習,學習能力會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例如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設置具體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如果學生無法有效回答,教師不應該直接說出問題的答案,而應是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引導,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答案。教師的作用是給予學生相應的啟示,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問題關注,讓學生通過自己思考獲得正確的答案。
(二)問題式課堂組織
在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老師還要學會利用問題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所謂問題的引領,主要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制定時,要將英語問題融入到課堂組織架構當中,可以采用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思考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由于英語是一種外國交流語言,學生對于英語的文化背景以及語言特點缺少詳細的認知,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死記硬背現象,不利于學生獲得正確的認知。教師可以與學生在課堂上探討西方國家的文化,如餐桌文化、禮儀文化,讓學生從側面加強對英語文化的了解,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以西方的文化背景作為是問題設置的內容,引導學生關注西方文化,促進學生養成英語核心素養。
(三)情感交融式興趣激發
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還可以以情感為線索,利用情感教材對學生進行指導。所謂的情感教材培養,主要是指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選擇那些既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有利于學生提升核心素養,能夠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這些素材進行多元解讀的素材,同時啟發學生把理解和體驗外化,用個性化的語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感受,讓學生的情感在老師的引領下不斷深化。例如;英語老師可以播放一部經典的英語電影《魂斷藍橋》,這部電影匯集了很多的西方元素,有真摯的愛情,有在危難時不離不棄的親情。由于電影全是英語,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研讀人物的對話,對人物的語氣、表情進行細致的分析,并且對人物所說的英語臺詞進行記憶和模仿,讓學生樹立完善的英語認知結構。
(四)情境模擬式體驗深化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要為學生創造情景交流的機會。
老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通過事先拋出問題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快速的進行思考,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之后,老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效運用各種信息終端設備來塑造教學情景和問題情景,通過結合教學內容采用模擬換位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的關注。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自主的進行思考,也可以與其他學生交流認知來獲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自信踴躍的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老師可以將自己扮演作為外國友人,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而學生在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最好采用全英語,當老師發現學生發音不規范的時候,可以適當進行糾正。老師作為課堂組織者,要內學生提供學習與交流的機會,豐富學生的認知架構,要建立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核心素養,拉近學生與西方文化之間的距離。
(五)多元式擴展應用
經過一系列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作業是重要的途徑。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聯系課內外的紐帶,多元的作業設計也是培養與鞏固學生核心素養的必須品。作業可以是老師布置,也可以是課代表為全班設計,也可以同桌互相設計演練。作業內容可以是各種書面練習,也可以是一次小組間的交際活動,一件教具的制作,一項朗讀或背誦經典電影臺詞的任務,一首英文歌的練習,甚至是收集課文話題相關的資料。
四、結語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深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就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老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加強學生的思維引導,提出教學問題,設置教學情景來深化學生的英語認知。要引導學生積極了解西方文化和風土民情,在促進學生英語認知結構完善的基礎上以模擬的教學情景為出發點,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艷君,劉德軍.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土英語教學理論建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年03期
[2]吳軍群. 二語習得視角下的外語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教師,2016年33期
[3]唐彪.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J].教育,2016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