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江蘇省連云港市黑林中學 222122)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課堂教學活動提出了更為明確和具體的要求.學習能力培養已成為初中物理教師應肩負的重要“使命”.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直接灌輸物理知識、直接講授學習技能的教學方式,省略了學生探知、分析、思考的實踐過程,學生“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對所獲得物理知識內涵、學習策略方法不能有深刻、明晰的認識和掌握,降低了教學活動效能.活動的探討、生活、物理與社會信息的聯系、知識梳理和整合的信息庫等是教材的新亮點,這些欄目的有效設置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在課堂上的活躍性,形成和諧、民主、高效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成果.
初中學生處于青少年階段,他們好動好學好玩.很多學生因為對物理好奇便激情滿滿,一些學生特別是女生因為物理公式定理的復雜,實驗的陌生繁瑣對物理的興趣并不濃厚.面對這樣的一些現象,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周全,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教學方法來“以學論教”,讓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繼續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培養興趣是初中物理教育成敗的關鍵和主要標志”.
生活中有許多與物理有關的笑話,這些笑話風趣、幽默,學生喜愛聽,聽后難忘.我們可以借助這些笑話導入.在學習《電流表與電功》時,給學生講了一個笑話:李明由于好長時間不繳電費,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催他繳電費.李明說:“我憑什么繳電費給你們?”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說:“你使用了電,繳電費是天經地義的.”李明試圖反駁:“繳自來水費是應該的,因為自來水從人家水廠進去,從我們家水龍頭出來,說明我們家使用了水.繳電費就不應該了,因為我家根本就沒有用你們的電.你看:這一根電線進來,另一根電線出去,而且電流又沒減少.我不繳!”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倒也和藹可親,不慌不忙:“那你的意思是如果我把出去的這根導線掐掉,你就繳電費了.是嗎?你不介意的話,我就掐掉,你去繳電費吧!.”在這個笑話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新課.
課堂練習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的“橋梁”.組織學生觀察、分析、解答課堂練習案例,是課堂練習的必需環節,學生在動手探究、動腦分析課堂練習過程中,學習能力、學習品質能夠得到有效素養.探究式教學已成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練習的重要教學形式.如中物理教材在實驗《用電流表測電》之前的每個學生分組實驗,都直接寫出“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等.而在隨后的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則要求學生模仿前面的表格自己設計實驗表格.
教學是教師的主導活動和學生的主體活動相結合的一個很復雜的動態過程,在這個學習的動態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體情況有較大的差異,各個體表現出來的偏差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預定的目標產生的偏差在任何時候都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有效的反饋,可將學生在各個環節中出現的偏差及早地反饋給教師,使教師及時掌握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應與效果,從而不斷地調節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在預定的目標下進行和發展,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物理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對初中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如,教師在牛頓第一定律建立的過程中,要很好的體現科學探究過程的艱巨性,體現科學方法對物理研究的巨大貢獻,能使學生認識物理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充分體現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極好素材.慣性概念比較抽象,使學生認識到慣性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有關.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對于教學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同時對于教育的目標也不只是簡單地停留于就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強調的是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物理作為初中教育中一門基礎課程,其基礎為觀察以及實驗,在物理問題的研究過程中,觀察不僅是一種基本方式,同時也是取得物理方面知識的一種手段,對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而這也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足夠的意志和耐心,同時還需要堅定的信心與深刻的認識,自覺地付諸于實際行動,這樣在教學中才可真正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就要使學生養成規范寫實驗報告的習慣.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要及時注意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待實驗完成之后,就要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然后得出實驗結果或結論,最后將實驗器材放回原位.強調整個實驗過程的順序性并不是限制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其形成思維定勢,而是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另外,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出現與已知的知識內容有出入的實驗現象,學生要如實記錄,不要害怕自己會因為實驗失敗而遭受同學的恥笑,說不定“新大陸”真的就在眼前,這就要求教師要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習慣,從而使其成為學生學習品質的重要組成.
綜上所述,本文就如何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優化談了幾點自己的看法,以期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初中物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瑩瑩.創設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2).
[2]施志亮.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J].考試周刊.20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