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越來越成熟,人們越來越重視電子商務[1],跨境電子商務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得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漸擴大,目前,由于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的人才缺失,不少高校也意識到了這一重要問題,并加大了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擴大其發展規模。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職階段電子商務專業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的人才培養對策。
關鍵詞:高職電子商務;商務方向;人才培養
現如今,電子商務平臺已逐漸深入中國經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跨境電子商務行業,這就為需要轉型升級的傳統的外貿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國的電子商務也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電子商務需要更多的人才,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在跨國電子商務人才模式發展的短短兩年中,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都在注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發展[2],但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對于人才培訓不全面,人才綜合素質不完善等問題,都對人才培訓計劃有著較大影響,因此,分析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才能全面提升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滿足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一、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實踐經驗以及能力。
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范圍普遍狹窄,依托校企合作或通過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跨境電商課程大部分是理論教學,導致實踐環節嚴重不足,相應的導致人才缺乏實踐能力,缺少理論聯系實際的操作能力。
(二)課程方案不夠完善。
跨境電商在多所高校的教學培養過程中,并沒有科學的課程體系,而是直接在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中加入了一門跨境電子商務課程,但培訓后的證書是跨境電子商務師證書,就當作是完整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沒有系統的外貿知識、國際物流知識和對外商務知識,以及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這樣培養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自然不能滿足跨境電商企業的人才需求。
(三)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夠清晰。
一些高職學院的跨境電商在培訓目標和定位方面不明確,他們認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就像傳統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才導致跨境電子人才只有傳統的電子商務人才所具有的能力。然而,由于缺乏與國際貿易和外語應用能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跨境電商培養工作難以開展,所以培養的跨境電商人才不符合崗位能力的要求。
(四)缺乏優秀的跨境電商師資。
目前,跨境電子商務專業高職院校大多是來自電子商務專業人士,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來自計算機專業或其他的電子商務專業。他們精通現代信息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和電子商務理論,擁有豐富的國內電子商務平臺實踐經驗。然而,他們往往缺乏國際貿易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在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中新的國際貿易實踐經驗。
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跨境電子商務方向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應根據跨境電商企業的業務流程和不同崗位技能的要求來確定課程教學體系。電子商務一般流程下需要具備:商務英語溝通技巧、電子商務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國際貨運和通關報關知識,國際收支的知識。根據業務流程涉及的知識和技能來設置課程體系,可以培養人們可以在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更快的勝任工作。
(二)注重實踐教學,強化校企合作。
跨境電商行業對人才實踐要求很高。只有純理論課堂教學培訓的跨境電子商務商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大學和企業之間必須加強合作。選擇優秀的跨境企業進行合作,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優勢,通過真正的創業實踐,提高師生的實踐能力。通過一系列的實際商務實踐,使學生掌握各個環節的相關技能和知識,為未來跨境電商企業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明確培養目標和任務。
高職院校作為技術人才輸出的主要方式,首先要對跨境電商行業和企業進行詳細調查,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只有明確了人才培養的目標,才能確定人才培養的任務。只有確定了目標和任務,才能培養出符合跨境電商企業工作要求的跨境電商人才。
(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跨境電商專業教師要具備外貿知識和商務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基于電商專業跨境電商的基礎上培養教師具備電商知識,加強自身對外貿易知識和實踐經驗,安排專業教師外出參加各類跨境商務培訓、學習,鼓勵教師利用假期到跨境電商、外貿公司實習,也可以邀請一線跨境電商或外貿資深教師擔任教師,同時鼓勵專職教師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開展業務,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我國國家政策要扶持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人才培養至關重要,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巨大,一些高職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平臺,便承擔起了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任務,明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目標和任務,合理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實踐教學,加強校企合作,不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才可培養適應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需求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宸圓,俞偉廣.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J].電子商務,2015(09):23-24.
[2]解新華.跨境電商融入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探索與實踐[J].山東工業技術,2015(2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