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
摘要:初中音樂教學一直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教師不重視教,學生不重視學,造成音樂教學課堂混亂不堪,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隨著綜合素質教學意識的普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音樂的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然后探討研究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素質教育
初中音樂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是對初中生進行美育的主要渠道。通過學習音樂,可以陶冶初中生的情操,啟迪初中生的心靈,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增強初中生的藝術素養。在新時期,初中音樂教學更具有生機與活力,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向全體初中生,提高每個學生的音樂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初中生的健全人格,引導學生從整體把握音樂的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需要得到初中音樂教師的重視。下面,筆者分析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進而提出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初中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很多初中音樂教師不注重自身知識的培養和深造,思想無法與時俱進,仍然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教學思路不開闊,教學時以自我為中心,把學生放到從屬的地位。初中音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沒有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沒有激發初中生的學習欲望,嚴重傷害了初中生的學習信心。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有一些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音樂知識,忽視初中生的音樂體驗和探究,教學內容與實際相脫節,初中生無法感受到音樂的藝術特點。同時,還有一些初中音樂教師責任心不強,上課時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不關心初中生是否學到音樂知識和技能,導致音樂課無法開展。
(二)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音樂學習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初中生都將初中音樂課看作是可有可無的學科,在音樂課上不注意聽講,甚至還有的學生做其他學科的作業,嚴重影響了音樂課的教學效率。有的學生認為自己以后不會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所以沒必要花費太多時間去學習音樂,還是把時間都放在備考上。還有的初中生來自農村地區,由于接受的教育和現實條件的限制,他們對音樂缺乏興趣,從小也沒有得到正規的音樂教育,所以導致他們不能正確認識音樂的作用,也無法積極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才能夠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去體會音樂的奧妙,領略音樂帶來的樂趣。
(三)忽視對過程的評價,妨礙學生個性發展
對初中生學習音樂過程的評價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但是很多初中音樂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只重視學生的分數,為學生布置繁重的作業,給學生帶來學習負擔。對于一些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初中音樂教師沒有及時地培養和訓練,使這部分學生的潛力得不到開發,限制了他們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初中生雖然在初中和小學階段接受過音樂教育,但大多是帶領學生唱唱歌、做做游戲,并沒有起到實質的教育意義。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采取的評價方式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使音樂尖子生和音樂后進生兩極分化嚴重。由此可見,初中音樂教師必須要及時采取措施,才能夠徹底改變傳統音樂教學的現狀。
二、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完善課程評價機制
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師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課程評價機制,采取差異化的評價方式,注重初中生的個性發展。要通過有效評價調動初中生的音樂創作力,鼓勵初中生進行音樂創作的初步嘗試。我在教學時秉承“一視同仁”的理念,不會區別對待音樂尖子生和音樂后進生,而是通過差異化的評價方式來提高全體初中生的音樂實力。比如,在一次音樂測試中一個音樂后進生進步較大,我會鼓勵他繼續努力,結合自身特點,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音樂水平。而對于一直名列前茅的音樂尖子生,我首先會給予贊揚,然后引導他們不斷發散思維,追求更高的學習效果。同時,我也會鼓勵初中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認真傾聽他們對音樂的不同理解。
(二)課堂教學多元化發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新時期,初中音樂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規律,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案,激發初中生音樂興趣和求知欲。在教學時要樹立正確的觀念,以基礎教育為主,培養初中生的審美意識和創新能力,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信息,拓寬初中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初中生感悟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我在音樂教學時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每個初中生都積極地參與其中,這樣不僅實現了全員教育,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還有利于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會引導初中生多聽優秀的音樂作品,逐步掌握更多的樂理知識,使初中生在節奏和旋律等方面都得到進步。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音樂能力發展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給初中音樂教育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展教學資源,制作電子課件,促進初中生音樂能力的發展。運用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從聽覺、視覺等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初中生關于民歌的知識時,教師要讓初中生了解中國民歌的分類,增長知識,為欣賞各地民歌做好鋪墊。通過欣賞不同地區風格與特點的民歌,感受我國多姿多彩的民歌內容,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學必須要改變現狀,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策略,真正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發揮音樂教師的主導作用,明確師生角色,構建高效的課堂氛圍。同時,還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豐富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采用開放性的課堂評價方式,鼓勵初中生自主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以此培養初中生的審美意識和民族意識。
參考文獻:
[1]姚靚. 淺析初中音樂創新教學策略[J]. 教育教學論壇, 2014(33):42-43
[2]王文婷.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