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婭玲
摘要:美術學科可以很好的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喚醒式培養,而創新思維是有限的,這就需要專業的課程教育擴展創新思維的維度。讓每一個學生喚醒自己的創新意識,增加想象力,保護自我創新能力,在美術課堂上能夠無限發揮創作水平,培養審美和藝術心靈。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創新能力
引言:
人類社會一直處于生存和發展的進階階段。而時代更新依賴于人類的不斷摸索和創新。民族的進步離不開創造,進步帶動國家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而小學生作為國家的后續希望,在培養其創新能力方面刻不容緩,小學生的創新素質提高會在全民素質的提高中起到積極作用。一位優秀的小學美術教師,能夠利用美術教學的優勢,最大限度的開發和挖掘小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就是小學美術教育的成功。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論證。
一、擴展視野,積累素材
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作為藝術領域的重要分支,創作時難免離不開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小學生的美術教師,應該在平時教學生和帶學生走進生活,從平凡普通的觀察開始,從一棵樹,一朵花,看似平庸無奇的物質開始。每個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一個人眼里的世界都有自己的準則,有的學生看到樹會想到偉岸,有的學生看到樹會想到凋零。而教師需要做的事情是將樹的印象安置于小學生眼前,給他們想象的本體和來源。具體的做法為,比如在春天時節,綠意盎然的地方,帶領學生進行一次短小的春游,讓學生展開想象。春游結束后,讓所有學生以繪畫形式展示春游所看到的景象,而不是一味的坐在教室,脫離實際,天馬行空。繪畫首先是一幅畫,其次才因為想象而有了表達[1]。
在課堂上進行的創作對繪畫的培養是不夠的,因此,課外的積累和興趣顯得尤其重要。如何讓學生在課后依然保留對繪畫的興趣,讓探索和創作處于隨時可以進行的狀態,教室可以實時根據實際情況,比如季節更迭時,讓學生在課外學會觀察,春天已過,夏日將至,隨著夏日到來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景色。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讓學生將自己眼中能夠代表夏天的東西制成標本,帶入學校,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還刺激學生對生活細節的敏感度,以及潛移默化的積累了學生腦海中的素材庫。
二、建立情景,為創新助力
平常的素材累計達到一定程度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倦怠情緒和審美疲勞,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再次調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最好的老師就是以興趣教學。但興趣僅僅是好奇,好奇代表對學生具備一定的吸引力,而這只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將興趣轉為學生愿意在興趣中參與并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美術課本在這一方面給教師提供了思路。加深興趣的辦法就是動手經歷整個過程,比如在一年級美術教材“看誰涂得更好看”這章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本內容在課堂上展開比賽,比賽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面臨色彩選擇時可以依靠直覺快速選擇,以此來判斷每一位學生對色彩的基礎把控能力。有的學生對外界事物漠不關心,當他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選擇錯誤的基礎色調,比如將樹涂成藍色,教師可以判定學生對基礎素材的累積不夠深入,無法正確進行創新思維的引導。這樣的課堂活動不但增加了學生對繪畫的興趣,提高了上課的積極性,還有利于老師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基礎測試。
三、小學美術創新為主
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也將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作為主要的教學理念。因為創造是藝術的源泉,教師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時,可以利用教材對處于啟蒙期的學生進行美術創造思維的激發,比如小學一年級的美術教材中有一節課叫“繞繞涂涂”。這節課主要考驗以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學生第一時間的想象力。首先,教師要打開學生的想象,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具體的實物,比如眼前的課桌,手里的畫筆,構建繪畫前對作品的先創建出最初印象。其次,關注涂和繞這兩個動詞,這兩個字打開了學生作畫的思路但是又限制了學生作畫的方式,因為除了涂和繞之外,可能會有學生需要其他形式作畫,比如一筆一筆的勾勒或者借助其他工具在作品上進行印刻等。這樣一來,教師可能會看到學生千姿百態的作品,不管這些作品是否符合嚴謹的邏輯原理,但是已經代表了學生想象力的初級迸發。
四、保護想象力,保護創作
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精神在小學教師的啟蒙下飛速發展,最初的想象是最純潔且易于創作的寶貴財富。我們在欣賞學生的創作作品的同時,要對學生的想象和創作進行合理的評價,適當的鼓勵和委婉的修改。因為小學生的經驗和人生經歷并不豐富,很多創作停留在淺顯的表面,他們眼中的世界是直接聽到的和看到的,日后經歷了年齡的增長和閱歷增加,會慢慢增長繪畫的技巧和作品表達意識,但最初的創作是十分珍貴和純潔的。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初次接觸創作的學生會萌發害羞和不自信的心理,擔憂同齡學生的嘲笑和教師的不認可。這個階段是極其容易失去興趣的階段,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需要多以鼓勵為導向,并且不要輕易地設立標準,應該激發學生的獨特性,讓作品獨一無二的性質成為學生間互相攀比的高度。這樣一來,既鼓勵了創作,又激發了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每一位學生的作品[2]。久而久之,學生對繪畫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創作水平也會隨之不斷增長,這才是最成功的教學。
五、結束語
所以小學教師應該從學生對素材的積累和課堂上情景的把控,以及課后創新興趣的持續開發來打開學生對美術的創新思維,對初學的學生加以鼓勵,達到一個成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曦.小學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6,2(1):101-101.
[2]劉昕輝.小學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6,2(1):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