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節目主持人相比于電臺主持人,更加講求節目現場的互動性。該互動包括現場嘉賓互動和電視觀眾互動兩個方面。這就要求電視節目主持人有更多的表達方式。除了傳統的語言表達,更需要注重非語言表達。
關鍵詞:電視節目主持人;非語言表達;運用
一、什么是非語言表達
非語言表達指的是不以自然語言(如漢語、英語、德語等)為載體進行信息傳遞。主要表現形式有體態語言和臉部表情以及眼神和類語言等。包括體態語,也可以叫作身勢語;臉部表情即面部表情;眼神;類語言、輔助語言,比如聲音音質、音量、聲調和聲音語速、節奏等。
二、非語言表達的作用
(一)替代作用。它代替自然語言來進行信息傳播,如點頭同意,搖頭則表示反對等。
(二)輔助作用。輔助加強自然語言所表達的意思。例護士對患者說:“咱們共同配合,一起努力,一定可以戰勝疾病。”在說的同時緊握起拳頭,這也大大加強了當時表達的決心。
(三)表露作用。意思是表露出一定的思想活動和感情。比如家人在搶救,手術室外朋友們焦急走來走去的樣子。
4.適應作用。體語還可以使人們適應周圍環境。比如大街上一個女子突然感覺到沒法言語的尷尬事情發生,下意識披上外套并且加快步伐。
三、非語言表達運用于電視節目主持中的重要性
體態語言是用表情、動作和姿式來進行思想交流、表情達意、傳遞信息的一種非語言符號。主持人運用的一顰一笑、一蹙一展、一舉手、一投足就是他們的體態語言。
(一)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于主持人的目光要自然真誠,不冷不熱,否則會顯得冷漠虛假;而且還應有交流感,不能“目中無人”或者眼神飄忽游離不定。
(二)人的很多復雜的表情包括思想情緒和喜怒哀樂都可以從面部表情上找到答案。主持人利用微笑面向觀眾去進行基本的交流。當然,微笑不單單是“掛”在臉上的,而是對受眾的一片赤誠。
(三)一定的手勢一直是吸引觀眾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使語言表達更加富有感染和活潑生動。“手勢語”也成為構成主持人多彩主體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坐要有坐相”。坐姿文雅、大方是主持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節目主持人的坐姿可以說是一種“知覺造型”,是體現內心情緒自在與自為的一種心理過程,只有在此心理過程中,可以不露痕跡地補足和調適外部形態。
(五)堅持進行正確標準的站姿訓練,能幫助男生寬肩平腹和窄胯;也能是女生細腰寬肩胯。節目主持人站立的時候不能隨意,要保持腿的直立和正確的腳位,不能僵硬,要大方優雅自然,以防止凸顯呆板拘謹。
四、非語言表達在電視節目主持中的實際運用
(一)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海霞在進行《現在播報》的主持中,就經常用眼睛和觀眾去交流,當她說道:“你好!觀眾朋友”時,充滿了讓觀眾覺得親切自然的眼神。
(二)優秀的節目主持人經常會控制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并將它們和有聲語言的內容、情緒、語氣等相吻合,包括以下五點:
1.忌呆滯、應靈敏。有的主持人為展現個性,會將面部肌肉繃緊,但內心對內容毫無波瀾,從而顯得呆滯。面部表情應該和所說的內容合拍,這個是主持人面表運用的準則。
2.忌矯飾,應真誠。“誠于衷而形于外”,虛假的不真誠友情,觀眾是可以“讀”得出來的。
3.忌晦澀,應先明。表情應該明朗,面部肌肉應當協調,不要用似笑非笑的表情,讓人家難以捉摸。
4.忌單調、應豐富。豐富明快的表情能產生一種富有感染力的“情緒輻射”,但是,表情豐富并不是指讓表情變化不停,它只是針對單一表情來講的。
5.忌夸張,應適度。面部表情變化不要太快,更加不要過分夸張,“表情泛濫”只會擾亂受眾的注意指向,使人反感;
(三)一般意義上來說,新聞、專題以及訪談類的節目主持人,手勢不能過多,幅度也不要過大,否則會表現出不真實、不沉穩;說話應減少用手去“比畫”,還要杜絕做下意識的手勢。運用手勢語還需要適應語境和注意對象。例如綜藝節目的主持人的手勢幅度不能太小,會顯得小氣和死板;而如果主持少兒節目的話,手勢可以多一些,活潑夸張一點,這樣不僅多了一些童趣還能與少兒的接受心理協調。再比如氣象節目主持人手掌要盡量向上舒展,注意手勢方位的準確。
一般來說,主持人在自然狀態之下,可以輕松自然但不失自信地將雙手自然下垂或者交叉于身體前方。在主持過程中可偶爾變換雙手位置,再輔以手勢,會顯瀟灑大方。還有握手、鼓掌,這些都是主持人在節目中經常會使用到的手勢。不論男女在握手時都應主動伸出右手,同時要面帶微笑地注視對方;在鼓掌的時候,應該熱情含笑并在雙手合攏后擊掌。
(四)坐站走姿。坐姿的整體身體造型一般要求立腰收腹,肩平身正,挺而不僵,松而不懈。坐姿: 上身自然挺直,要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的地方,兩肩放松,雙腿自然彎曲兩腳平放在地上,雙膝并攏或微分,身體要有支撐力,身體稍微前傾;但是女士腳跟是必須靠緊的,或腳踝前后交叉。這是一種大方穩重收斂型的演播坐姿,適合人們傳統的審美習慣。
還有一種開放型坐姿,多用于新聞評論或者談話類的節目當中。手勢幅度大,一般位移較多,頭部伴隨著有小幅度晃動,但是會顯得活潑輕松,幫助內容的表達以及受眾交流,不僅賦予畫面美感還能提現節目主持人熱情的個性特征。
主持人站立的時候,要求上半身直立挺胸收腹,雙肩舒展,雙臂自然下垂,雙腿靠攏,身體重心在兩腳中間或者微微落于前腳掌;女主持人穿高跟鞋后跟應該同時向下踩,感受身體被拉長向上頂的感覺,這樣會有挺拔感。
主持人走路總的要求是“走如風”,即輕盈穩健。走姿需根據節目內容靈活變化。比如根據節目內容的輕松或者沉重,來決定步子的快慢。還有一些少兒節目或者競賽娛樂式的節目式,會需要主持人蹲下彎腰以及大幅度的運動,這個時候應該注意不要撅臀,以免損壞主持人形象。
結語
在最親密人之間利用非語言溝通,可以很好的表達一種思想和感情。非語言溝通是語言溝通讓位給雙方內心的溝通和體味,是一種不計較得失的關心、幫助和愛護。非語言溝通在很多情況下無需對方請求,可以使雙方的溝通更加默契,交往更加密切。
作者簡介:甘露露(1997.8-),女,漢,籍貫: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就讀運城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