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娟
摘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之一,也是實現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必由之路。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為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美術;素養提升;自主學習;策略
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過分注重建構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為主,尤其強調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小學美術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一、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要堅守幾個原則
(一)差異原則。
由于學生成長的環境不同,學生個人選擇也不同,因此,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個性。在學習中面對同一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起點、知識基礎情感準、學習能力等不同,學習內容、學習速度、所需時間也不同。自主學習應尊重學生學習上的差異性,給予學生自主選擇權。
(二)自主原則。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具備學習的主體意識,能夠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之中,掌握學習的策略與方法,對學習活動進行調節,及時反饋、自主評價。自主學習的自主性主要表現為:自主學習的動機應該是內在的或自我激發的,自主學習者對學習時間的安排是定時而有效的,他們能夠意識到學習的結果,并對學習過程作出自我監控,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并促進自身潛力的發揮等等。
(三)獨立原則。
獨立性相對于依賴性,他主學習把學習建立在人的依賴性的一面,而自主學習把學習建立在人的獨立性的一面上,可以說學生的學習是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自主學習中要求學生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在學習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中都盡可能脫離對教師與他人的依賴,由自己獨立做出選擇、決策,展開學習活動。自主學習貴在獨立,它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環節,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表現出來。
(四)能動原則。
自主學習是一種自我式學習、主動式學習,它是在人的內在需求驅動下進行的。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并不是先天形成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培養與訓練,培養學習能動性最根本的是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如動機、責任、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等。自主學習以尊重、信任、發揮人的能動性為前提,是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而不是在外界各種壓力下被動地從事學習活動。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讓學生喜歡美術教材。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喜歡畫畫是孩子的天性,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常常利用學生本身對繪畫的興趣。發掘其繪畫潛能,但普遍存在的是教師未能將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完全激發,學生思維缺乏動力,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小學美術教師,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游戲激趣、猜謎激趣、歌曲激趣、視頻激趣等。教師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二)讓學生有機會分享自己的成果。
美術課上學生愿意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自我表現。通過創造、表演、欣賞、交流、評價等活動,體驗快樂,分享成功。學生大部分完成習作之時,把講臺讓給學生,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畫面中自己最得意的地方,教師應意識到.低年級學生的情感是很豐富的,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評價,會使他們了解和確認自己的成功;看到自己的進步得到肯定。更容易激發深層次的成功動機,發揮更大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保持他們自主學習的意愿。
(三)引導學生自己學習美術。
學生有了參與的興趣、能力,還必須有參與、思考機會,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自身情況。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進行有效思維的舞臺。同時,抓住美術教材獨特的采用畫面表達希望學生所掌握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獲得的美感體驗,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欣賞生活中的美、表現生活中的美。
特別是低年級的教材,精美的圖片彌補了孩子們識字少的弱點,更應充分利用。教學“摸一摸 畫一畫”時,教師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思考,與同桌交流討論:教材告訴學生什么?你喜歡哪些物體?為什么?把你摸到的東西用你喜歡的線條表現出來,學生對這些物體的感覺有:粗糙的、黏糊糊的;有的感覺東西是熱的、硬的;有的學生感覺是涼的、滑的;有的學生感覺熱乎乎的;有的感覺軟綿綿的,小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覺。教師深刻地體會到:只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時間、空間和相應的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思維,全方位參與教與學的過程,才是保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有些問題稍加點撥.或采用啟發引導的方法,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操作、思考、交流。把教學活動內化為學生的探索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敏.淺談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145-146
[2]張盛潔.淺談小學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學周刊,2017(05):230-231
[3]常松林.小學美術學科利用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0):203-204
注: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視角下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162065)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