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是指利用電化媒體技術(例如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電視、計算機等價為教育、教學的一種手段,運用電教的特性和功能進行多媒體教學。現代多媒體技術已不僅是幾種媒體(例如把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加以組合),而是側重于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語音信號、圖像信號轉換成統一的數字信號,對它們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查詢、檢索,具備有圖、文、聲并茂以至活動影象的功能。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組合教學就是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征、生活實際,恰當地把傳統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語言、板書、教學掛圖、課文插圖、實驗儀器、模型標本等)和電化教學手段(幻燈、投影景音、錄像時算機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服務于總的教學目標,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小學數學;巨大優勢
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教育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教育要跟上科學和社會發展的步伐,必須突破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措施,可以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情感意向,是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核心,是學習的強化劑。教學時,我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積極心理,讓學生滿懷喜悅地去學習。如教學小學數學第一冊"同樣多"這一概念時,在大屏幕上出示4個小朋友,4條紅領巾。啟發學生,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就一定能早日戴上紅領巾。然后一條一條地閃爍紅領巾,動態地逐一給每一個小朋友戴上。通過學習氛圍的營造,學生學習積極,情緒高漲,很快就在一一對應的基礎上理解了"同樣多"這一很難確立的概念。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強信息強度。
從信息論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技術是信息傳播的載體。傳播信息時,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動與靜、整體和部分、外表與內觀等方面相互轉化,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進行設計和處理。同時,依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現代教育技術在傳播的過程中具有放大信息,增強信息強度的功能,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個圓餅,再出示一把刀子把它分成兩份,動態地顯示兩份完全重合的過程,然后得出"平均分"。隨后再出示一個圓餅,把它分成兩份,動態地顯示出兩份不能完全重合的過程,得出它不是"平均分"。最后,通過移動、閃爍、顏色、聲音的同時刺激,增加了信息強度。學生很容易比較得出:"只有每份分得同樣多時才是平均分"這一結論。這樣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增強了信息對學生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易于形成表象,建立概念。這樣做比教師用實物操作的刺激強度大,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能直接感知的具體形象,把靜止不變的圖形符號轉化為不斷運動的活動場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林料,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為促進學生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的飛躍發展架橋鋪路。在教學量角和畫角時,由于學生空間觀念還沒有形成,很難掌握量角器的擺放方法,因而不能正確地量角和畫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屏幕上認識量角器,學生可以清楚地看見量角器的每一小格,每一條刻度線,內外圈刻度。比使用教具演示更清晰更直觀,從而正確認識量角器,為量角和畫角做好準備。量角和畫角時,動態地顯示量角器的擺放方法,變換不同角度擺放量角器,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然后讓學生在視頻臺上量角和畫角,展示學習效果。這樣,教師、學生、現代教育技術三者相互交流,突破了量角畫角這一教學難點。同時,明顯地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體現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個性,
由于知識本身的概括性、抽象性、復雜性等特點,學生對形、點、空間圖形等,看不見摸不找,利用制作的課件手段,把抽象的變為具體的,把靜態的變為動態的,把整體的可以分解,或把面組成體等,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新課程標準同時提出讓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現代網絡的快速發展與使用,為學生思維活動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充分展示自我的個性,優化學習方式,獲得新知。新課程中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對培養未來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現代教育媒體的使用,正符合新課程這一理念。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網絡技術下,不但使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還展示了學生學習過程,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提高,有了多角度思考方法和多種解題思路。學生都有創新的潛能,也存在著參差上的差異,要注重個別,因材施教,通過課題實施,促進學生主體、自主的發展,引導學生標新立異,各抒己見,培養其思想的多向性、批判性及獨特性。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是知識傳輸的有效載體,是更新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措施,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