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棟
摘要:體育教學的開展以向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進行體育鍛煉為基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職業技術學院而言,開展體育教學需要結合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理念為主。因此,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應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基礎,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學生更快、更好的適應社會以及實際工作崗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的內涵,同時分析了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了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職業技術學校體育教學策略,希望以此將學生培養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體育素養;職業能力;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教學策略
前言:
職業技術學院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的重要責任,因此職業技術學院相較于普通學院不同的是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真正為社會與工作崗位培養應用型優秀人才。因此,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同樣應重視學生的專業需求,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且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鍛煉學生不同方向的體育能力,為學生適應社會與未來的實際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促使學生為社會創造更有效的價值。
一、體育素養內涵
學生應具備的體育素養包括知識、品德以及技能等內在水平,受到先天遺傳因素影響,同時也受到后天的環境與學習的影響。隨著我國教育逐漸打破應試教育,體育素養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素養,進而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1]。由此可見,體育素養不僅影響我國國民身體素質發展,同時還是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必備的素養之一。
二、職業能力概念
所謂職業能力是指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畢業后參加實際工作崗位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可持續發展所必備的一種能力。職業能力需要職業技術學院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學生職業具備良好的專業職業能力,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才能真正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在就業競爭力如此沉重的今天,學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強,因此職業技術學院應重視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職業技術學院應積極開展相應的職業能力培養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使學生在社會以及實際工作崗位中可以快速適應其中,真正將學生培養成為應用型優秀人才[2]。
三、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
由于職業技術學院中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提高到新的高度。因此,職業技術學院的體育教學時間十分有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為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與技能,進而忽視學生的體育素養培養,導致極少學生在課后時間開展體育鍛煉。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授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但是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隨著時代發展,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健康理念與個性發展逐漸呈現多元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3]。教師的教學思想未得到有效的改變,進而教師為積極主動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造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重視體育運動技能的講解、示范,忽略對體育理論知識以及健康教育等內容的傳授,忽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影響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進而影響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發展。
(二)忽視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現階段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體育教學,過分模仿普通學院體育教學模式,忽視自身職業技術學院培養人才的教學目標,導致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自身職業性,忽略了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在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圍繞一項體育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進而完成教學目標,開展這種不具備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體育教學活動,造成學生不能明確自身專業對于體能的需求,導致學生不會自主開展體育鍛煉,學生不能明確自身在實際工作崗位中身體部位需要負荷的位置,不了解相應的保健方法,進而導致學生形成職業病,造成學生不能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積極發揮自身主體作用,進而影響學生的專業職業素養,影響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四、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職業技術學校體育教學策略
(一)轉化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體育教學工程中,教師應積極轉化教學理念。將體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有機結合,促使學生通過參與體育教學,自身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得到提升,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快、更好的適應社會以及實際工作崗位,并且使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可以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意味著,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提升學生職業能力進行整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向這兩點進行側重。并且,職業技術學院應重視體育教學,合理控制體育教學時間,根據學生的專業實際情況,分配體育教學時間,促使教師在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素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促使學生開展終身體育鍛煉,促使學生在社會中與實際工作崗位中,積極堅持體育鍛煉,進而更好適應社會與工作崗位。
(二)創新教學內容
基于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開展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內容,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首先,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學生實際工作崗位的特征。開展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幫助學生選擇相應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其次,教師應結合學生專業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并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相應的體育理論知識,以及自身專業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全面認知自身專業,學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專業對于在自身身體機能需求,從而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促使學生可以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4]。同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傳授專業相關的保健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自主體育鍛煉意識,從而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同時幫助學生有效預防職業病,促使學生形成體育鍛煉可以使自身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的意識。最后,在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入新穎的體育教學內容。例如,在體育教學中引入高爾夫、沙灘排球、搏擊操等體育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中,真正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三)改革教學形式
職業技術學院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存在一定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主動改革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教師可以利用俱樂部形式開展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通過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進行結合的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內教學,同時有效投入課外體育活動中,不僅可以促使體育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體育運動技能的傳授,促使學生可以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可以盡情發揮自身作用。
職業技術學院應重視與企業合作,通過一體化方式開展體育教學。通過使學生參與到實際工作崗位中開展實習,促使學生接受相應的體育鍛煉指導,使學生開展具有職業性的體育鍛煉,同時使學生掌握職業相關的體育保健知識,真正將體育教學從校內延伸至校外,從而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育素養,同時形成較高的職業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將學生培養成為滿足社會與實際工作崗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總結
綜上所述,基于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開展職業技術學院的體育教學,教師應積極轉化教學觀念,重視將體育教學與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有機結合。因此,教師應積極主動了解學生的專業特點與實際工作崗位的特征,從而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同時教師積極轉化教學形式,真正實現學生了解體育鍛煉與職業能力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以及職業能力,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斌,謝自豪.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現狀調查分析[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8,38(02):130-133
[2]張勇. 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34(S4):190-192
[3]陳運喜. 基于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以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青少年體育,2016(02):23-25
[4]陳曦,高愛國,孫慶.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9(01):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