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要:教學是師生雙邊的互動活動,而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的最基本環節。課堂提問是開啟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思維的最直接、最簡便的教學方法,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形式,加強課堂提問目的性、有效性和藝術性十分重要。教師能夠科學地設計并進行課堂提問,就可能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促進學生知識遷移,創造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提問;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我在近幾年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聽過許多學科的課,經??吹揭恍├蠋熢谡n堂教學中能很快使學生帶著一種激動的和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F我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問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課堂提問的研究背景
課堂提問來源已久,也是教育界經久不衰的話題。古希臘教育學家蘇格拉底的“產婆書”(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確的結論。它為啟發式教學奠定了基礎。)以及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的都是啟發式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課堂提問的重要性無可替代。
二、課堂提問應遵循的原則
(一)目的性
高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較高,對知識的掌握比較快,并且由于課堂的時間限制,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切記隨意發問、信口而出,將課堂提問變成一場華而不實的表演,使得學生和老師僅僅追求的是表面的活躍氣氛,缺乏實質性的內容。
(二)層次性
層次性是指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狀態,由易到難,由表入里,層層遞進,循序漸進。問題過于簡單,提不起學生興趣,激發不了學生思維的碰撞;提問超出學生知識范圍,問題過難,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每個層次的問題都要難度適中,使得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
(三)針對性
針對性一方面表現在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問題的設計要突出重點內容,不要普遍撒網,要掌握重點的量和難點的度,因教提問;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一方面表現在對學生認知能力的掌握,這個針對性分為全體針對和個別針對,全體針對是指教師要掌握所教班級的學生整體水平,個別針對是指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當堂課的學習狀態,因材提問;還有一方面是對提問時間的控制,在學生對一個問題似是而非的時候,適時提問,使學生明確“是非”,不要在學生已經掌握或沒有對問題進行思考的時候進行提問,這屬于低效提問??偟恼f來,針對性就是指要“因教、因材、因時”進行提問。
(四)具體性
曾經有這樣一個笑話:數學課堂上,老師提問,現在有我手中有100片藥,每天吃5片,怎么吃?一學生很快回答,按說明書吃,全班學生哄堂大笑。在這個笑話中就牽扯到了問題的設計,“怎么吃?”太過寬泛和抽象,學生很可能就給出了稀奇古怪的答案。要是把這個“怎么吃?”換成“這些藥夠我吃幾天?”,學生的答案就不會南轅北轍了。在高中數學的課堂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有一些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問:“通過這道題目,你想到了什么?”此類太過抽象的問題,學生會感到迷茫,不知從何處入手進行回答,就會出現冷場的情況。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是,一定要想清楚,這個問題給出去,學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很快就知道老師在考察什么方面的內容,也就是說你這個問題夠不夠具體,指向明不明確,這些都是要考慮的方面。
(五)趣味性
數學課講究邏輯性,但同時也讓很多學生感到枯燥無聊,在這種狀況下,教師要盡心設計有趣味的問題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思維,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避免出現“是不是?”、“對不對?”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只收到了熱鬧的虛假表象。
適當的課堂提問對教學有很大影響,在提高教學成果、調動學生積極性、調節課堂氣氛等方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樣在實際教學中能更好的發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優化課堂提問呢?在此有幾條建議可供大家參詳。
三、優化課堂提問的幾條建議
(一)備課中設計好課堂提問
備課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必要步驟,而課堂提問也不只是臨場發揮,更多的是需要在課前做好準備,也就是在備課時就要把課堂提問設計好。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生實際情況,把這節課中需要提問的地方及提問的問題一一列出,并且還要猜測到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以備不時之需。
(二)課堂上安排好課堂提問
課堂教學是進行提問的首要場所,計劃不如變化快,課堂的變化很多,提問就不能一成不變的依賴于備課時所準備的東西,更多的還是要靠老師的臨場發揮。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要做到不偏不倚,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評價,不能等到學生回答完一道題目,老師只是簡單地說一句:“很好,請坐!”或者“這種方法不好”,對于學生好的回答要及時給予肯定,他是從什么角度出發得到的這個答案;對于學生回答的不好、不對或回答不出的問題,老師要適時給予提醒,幫助學生一步步找到正確的答案;對于超出常理的答案,老師不能一味諷刺彈壓,可以借助這個答案調節課堂氣氛。例如,講到函數的概念這一節,我提出一個問題:請你舉例說出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函數。很多同學都是中規中矩的回答,可是有一位同學回答道:頭發的長短和時間也可以構成函數關系。其他同學都在下面竊竊私語,有的甚至在偷笑,這時我從函數的概念出發引導同學分析這到底是不是能夠成一個函數關系,最后,我說:下課后,同學們幫助他量一量頭發的長短,做個數據表出來給我!學生們哄堂大笑,但也深深記住了函數概念。
(三)課后評價好課堂提問
一節課上完了,但是我們的教學活動還沒有結束,教學反思也很重要。課堂提問的效果如何,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效果顯著與否,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在課下進行思考的地方。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積極思考,善于分析,問出激情,問出創新。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核心問題漫談.林建軍. 《陜西教育:行政版》 2010
[2]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漫談.董娟.《數學教學通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