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都是推崇素質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個學校都把素質教育看得比較重要。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點,它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其中數學學科的素質教育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數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當前初中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重點。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在現在的教育中還面臨著很大的阻礙,怎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教學老師應該積極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素質教育;問題研究
一、 前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高素質人才是社會所必需的,社會中對人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這一理念融入到實際的教學中,發揮出素質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相關問題。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應試教育思想未能及時轉變
初中數學學科的素質教育主要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同時也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就已經養成了一定的計算能力,所以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學生的推理和應用能力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所以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從實際的教學來看,應試教育的思想還是一直存在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真正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對學生的評價都是建立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的,這種教學思想會抑制素質教育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二) 教師自身自身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但是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和組織作用還是不可忽視的。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看得比較重要,認為只要是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教學就是沒有問題的,忽視了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實施;另外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都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的,這種教學模式容易影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沒辦法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教師認為素質教育的實施就必須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將兩者完全獨立分開,這種教學意識是不正確的,既影響了實際的教學效率,又浪費了教學課時,不利于初中數學素質教育的發展。
(三) 教學材料的適應性問題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科目,數學教學的開展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光憑借數學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是完全不夠的,教師應該積極搜集和挖掘一些數學教學材料,拓展數學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材料中,教師并沒有搜集課外的教學材料,還是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教學,而目前的數學教材與素質教育是不相符合的,很多教學內容都比較枯燥,不具備生動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很多教材內容在表面進行了完善和改進,但是實際上對學生并沒什么幫助,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另外在目前初中數學課本內容教學中,很多內容都進行了適當的刪減,雖然這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很大部分內容都是學生不感興趣的,與素質教育的實質不相符合。
三、 在初中素質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以教育者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潛能,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目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把素質教育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是促進數學教學改革的基礎,通過素質教學讓數學教學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主要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學生的身心發展更加健康,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可以提升素質教育的效率,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更多的興趣;另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還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且進行針對性的解決,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一)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
初中數學本身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情境教學,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更多的興趣,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情境中帶著問題去思考,這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教學情境更貼近學生們的生活。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幾何圖形”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創設一個情境: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小華踢足球不小心把一塊三角形的鏡子打碎成幾塊,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幾塊破碎的玻璃展示出來,并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選取其中一塊玻璃,能不能配置出跟原來形狀一樣的玻璃。這樣的教學情境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校興趣,讓學生對幾何圖形的學習更有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問題教學
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數學與問題是緊密相連的兩個因素,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該將問題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問題進行數學教學,突出素質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在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整個課堂氛圍更加積極,這是素質教育的最終體現。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事物提出問題: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是現象是跟旋轉有關的?通過問題的提出把學生的思維帶到實際的生活情境中,然后學生會給出一些例子,比如:時鐘上轉動的秒針,旋轉的風扇等,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數學思維;然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這些轉動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特征,將課本教學內容與這些問題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問題的提出,讓數學知識更具有吸引力,讓學生對生活中的這些現象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是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問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問題,加強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三)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探究教學
數學是一門需要不斷探究的學科,因為數學知識是靈活的,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只有不斷地探究數學,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探究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這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相似三角形”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需要探究的數學問題:一條邊及三角形相等的情況下,這兩個圖形一定屬于全等三角形嗎?學生可以自主在小組內對問題進行探討,將學過的知識點應用到生活實際中,最后通過探究學習得出答案。這種探究性的教學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五、 結語
總的來說,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與目前的教學趨勢是相互符合的,但是素質教育不是短時間就能取得成效的,需要長時間的教學實踐。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這是有效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另外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培養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做出貢獻。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可以為初中數學老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孫思蒙.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探討[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4).
[2] 林牧.教師如何激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2(22).
[3] 李煥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用[J].科教文匯(下半月),2016(1).
作者簡介:鐘喜花,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北京大學南寧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