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 要:以傳播傳統(tǒng)文化為前提,針對初中古詩詞的教學,從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分析寫作背景、解析詩詞意象、組織鑒賞活動四個方面,提出了教學對策,從而確定了古詩詞對于初中生今后學習的重要意義,使其能夠真正認識我國傳統(tǒng)文化,并加以傳播。
關鍵詞:初中;古詩詞;傳統(tǒng)文化
初中階段語文學習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尤其是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也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從而達到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教學期間,對于初中古詩詞教學依然存在一些疑慮,需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尋求解決對策,以此提高古詩詞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入詩詞意境
在語文教學的新課導入階段,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教學內(nèi)容,并且設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走進古詩詞的世界中。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認識水平進行考慮,列出一系列有效的應用方法,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古詩詞學習中[1]。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進行課程導入,可以全面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在課堂上營造積極、愉快的學習氣氛。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錢塘湖春行》一課教學時,教師便需要事先了解這一首詩所講內(nèi)容,隨后利用信息技術(shù)在班級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因為這首詩主要闡述了詩人白居易在杭州游玩時所看到的美麗的湖光山色,所以可以先在網(wǎng)絡中搜集杭州景點,如西湖、斷橋等。隨后可以通過影視劇、歌曲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走進課堂,比如教師可以播放《新白娘子傳奇》中的一些片段,讓學生回顧劇中美麗的西湖景色,然后再與《錢塘湖春行》相結(jié)合,通過釋義解釋,讓學生體會“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所描繪的優(yōu)美風光。
二、分析寫作背景,掌握詩詞主題
一般古詩詞作者在寫作時會融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以及情感,所以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先對古詩詞的寫作背景進行分析,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觀點,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詩詞主題。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剖析作者的寫作背景,讓學生對古詩詞線索進行掌握,體會詩詞中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2]。以人教版八年級《記承天寺夜游》為例,教師在講解這一古文時,可以先讓學生了解蘇軾的生平,分析寫作背景,當時蘇軾被貶黃州,內(nèi)心無限感慨,在憂郁的心境下,寫出了這篇《記承天寺夜游》。這時,學生了解了寫作背景,在學習上便會融入作者當時創(chuàng)作的心境,從而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關系,更加透徹地學習這首詩。
三、解析詩詞意象,分析作者情感
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一般會在詩詞中體現(xiàn)情思,將描繪的事物藝術(shù)化,這種寫作手法被稱作意象。通過對意象的分析,可以了解作者的情感以及真實生活,實現(xiàn)了詩人情感和客觀事物的統(tǒng)一。引導學生分析詩詞意象,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把握作者感情,以便理解古詩詞。以人教版九年級《沁園春·雪》為例,教師在對這首詞進行教學時,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如果以“美麗”代替分外妖嬈中的“妖嬈”,是不是還能夠呈現(xiàn)出相同的效果。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最終得出還是“妖嬈”更為貼切,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歡之情。所以,教師在講解《沁園春·雪》時,要帶領學生分析其意境,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組織鑒賞活動,深刻理解詩詞
為了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教師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古詩詞鑒賞閱讀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方面有利于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夠?qū)滩闹R進行延伸,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課堂知識[3]。基于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興趣小組,以發(fā)散學生思維為前提,開展詩詞鑒賞、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詩詞競賽”活動,其中包括詩詞接龍、詩詞總結(jié)等活動。其中詩詞接龍,是教師給出上半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接下半句;詩詞總結(jié)則是教師為學生描述詩詞大意,由學生總結(jié)是哪一句詩詞,正確數(shù)量多的小組獲勝。通過這種活動,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并且在活動中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詩詞記憶量。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而言,教師需要采取正確、有效的教學策略,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學習的同時能夠鑒賞古詩詞,分析寫作背景、詩詞意象,從而深刻體會作者寫作心境,進一步了解所學古詩詞,以提升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長征.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要點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05.
[2]謝小惠.淺談初中古詩詞教學對提高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158-160.
[3]何蕊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初中古詩詞教學微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2(3):91-92.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