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閱讀一直都是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想要學會語文,閱讀是第一關,特別是剛剛接觸系統學習的小學生,想要把自己的語文基礎打好,就一定要多閱讀。老師們的任務也是幫助小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幫助小學生培養文學素養,建立起語文學習的最基礎框架,讓以后的語文學習更加輕松。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一為什么小學語文的教學如此重視閱讀
閱讀是同學們面對語文的第一步,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是讓彼此能夠更好地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將自己內心所想更加流暢成功地表達出來。但是現在的教學大多數還是那些所謂的提高效率的填鴨式教學,老師只是讓同學們學習課本上甚至考試中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最終的弊端就是讓同學們形成死記硬背的固態學習形式,沒有辦法真正培養自己的能力,就這樣一直死啃書本內容,同學們的自主學習無法得到培養,就算成績好也是一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沒有辦法滿足當今時代對于他們的要求。
小學語文的學習,一大重要的環節就是閱讀,足夠的閱讀量是提升同學們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要求。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需要的是經常性地接觸文字,同學們在大量閱讀后才能漸漸懂得閱讀材料中的作者意圖。小學的語文學習,正是同學們不斷閱讀從而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量的重要時期,教育機關也規定了小學生每年的閱讀量,這就說明閱讀一直都是同學們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既然在小學的語文學習當中,閱讀是那樣的重要,那么,老師們就需要將閱讀重視起來,從幫助同學們閱讀、到同學們展開閱讀、同學們自主閱讀、最后讓同學們愛上閱讀。只有大量地閱讀、理解,同學們才能增強自己的閱讀素養,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同學們閱讀
思維導圖可將閱讀材料中大量的文字轉化為圖像。作為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同學們可以較為快速地接受思維導圖,從而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漸漸提升自己的閱讀量。同時,思維導圖可以為同學們在理解文章含義時提供一個邏輯性的引導,一步步幫助同學們深入了解到文章中的內容,在老師的教學和思維導圖的引導中,同學們可以更加輕松地把握住文章中的內容,從而加強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理解能力。
思維導圖的構建,是幫助同學們建立起所學習知識的框架,所以思維導圖不能完全放在課后,在課堂預習時就要加入進來,在同學們課前預習、課上學習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將自己的知識框架一步步建立起來,最后放到課后一舉完成。其中,同學們在建立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一步步地完善,所以同學們對于學習的知識會掌握得更加牢固,同學們課后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時會更加的流暢,而思維導圖建立起來后,同學們回過頭來再一次看自己的成果時,也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思路,不會是題海中的死板刻板的文字。而且分步的思維導圖會大大減少同學們課下作業的時間,同學們就會有更加充沛的時間接觸其他的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到全面發展。
(二)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微閱讀,提升同學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微閱讀就是幫助同學們在不影響正常語文課堂學習的情況下,提升自己的閱讀量的好方法。微閱讀利用的是碎片化的時間,不會占用大規模的時間、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微閱讀可以用很少的時間,進行一些淺層次的閱讀,讓知識停留在大腦皮層中,這些知識,不會當時就被清楚地理解,但是在日后的生活中,一旦再碰到相似的話題或者事件時,同學可以調動腦中的知識,從而進行第二次的,較為深入的理解。
其次,微閱讀的文章可以附著在多種載體之上:雜志、報紙、網絡等,同學們接觸這些文章的次數顯然要比接觸圖書館中名著的次數要多,只是同學們的課余時間大多數被作業占領,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時間來讓這些文章成為自己的閱讀量。這些簡短的文章正是碎片化微閱讀的絕佳素材,只要讓同學們學會利用微閱讀,就可以大大提高同學們的閱讀量,提升同學們的閱讀素養,從而整體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同學們通過不斷地閱讀,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語文的寫作、表達、理解都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同學們只有不斷地進行閱讀,才能夠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老師們要不斷地探究更好更有效的閱讀方法,從而幫助同學們愛上閱讀,進行更加深層次的閱讀。
參考文獻:
[1]張冬梅.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探究[A].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C].2019
[2]馬繼云.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A].2016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3]呂桂蘭.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A].2014年9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