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雙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質教育的提倡,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在高中教學中,地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能夠極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環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地理知識比較枯燥和乏味,加上缺少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往往會產生煩躁厭煩的學習情緒,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因而教師要注重關注學生課堂中的積極性,盡可能提高地理課堂活力,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開展課堂教學,創設生動的課堂情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課堂活力;措施
前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必提高教學活力,改善地理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實際學習做到中事半功倍。對此,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活力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激活課堂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課堂活力的重要保障。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加深學生對身邊地理事物的認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誘導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地理思維,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都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因而在實際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進行培養,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時建立多元化的生動的地理課堂教學情境,從而實現教學目標。要想激發地理課堂活力,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通常來說,教學情境包括多種形式,主要有生活化情境創設、小組合作情境創設、多媒體情境創設、以及問題情境創設等[1]。例如:在學生學習“不同等級的城市服務功能”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幾個城市的視頻以及該城市的人口規模圖,讓學生對不同城市的人口規模進行比較,然后提出相應的問題,例如:“中國最大的城市是哪個?”,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開展,能夠讓學生很好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小組內進行積極的討論,從而活躍課堂氛圍,學生都能夠大膽發言,整個地理課堂就會充滿活力。
二、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陶行知曾說過,民主能夠讓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出來并達到最高峰,因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環境的創造者,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為學生創造寬松、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課堂活力對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實際課堂中,教師可以允許學生不用舉手,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若學生回答不正確,不能急于糾正問題,而是要慢慢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答案不是唯一的標準,教師要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而不是以標準答案為依據。對于學生個人的觀點,教師要平等地接納,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觀點的正確與否,不能急于對學生進行評判,而是應該將評判權利交給學生。此外,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要組織學生積極進行探討和交流,學生之間通過探討可以發現自己或其他同學出現的錯誤,然后在學生討論結束后,再與其以及進行糾正,這樣能夠避免由于糾正或早而打擊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在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評價時,要采用鼓勵的方式進行,如:你的看法有一定道理、還有沒有更好的看法,這樣才不會打擊到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開展生活化的教學
高中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其運用于生活,又來源于生活,因而教師在地理課堂中要善于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連,從某種角度上說,簡單化和生活化的地理教學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活力,能夠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2]性。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能僅僅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掌握學習內容,這樣不僅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學習心態,還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果學生只是通過記憶來掌握知識,卻不懂得其實際應用,不了解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學生就無法在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也不能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不利于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對此,教師在地理課堂中,要將教材和實際的教學內容融入到生活中去,通過一些生活實例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讓原本乏味、枯燥的地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要想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活力,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簡化學生的學習,同時還會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逐漸培養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從而有效改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加強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例如:在講授“全球氣候變暖”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的氣候環境和人類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自主分析導致氣候變暖的原因以及氣候變暖會對人類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然后針對該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通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會發現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知道地理知識對于生活是非常有用的,從而培養其對地理知識的熱愛之情。
四、采用激勵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參與
高中學生相對于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其心理發展相對成熟,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仍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和贊揚,不能因為已經是高中生就忽視了這一教學方式。首先,教師要能夠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長處,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因為學生回答問題錯誤就對學生表示否定,要通過鼓勵的眼神或語言對學生自身的個性和優勢進行贊揚。其次,教師要進行鼓勵性評價,對于學生的發言首先要給予肯定,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學生在以后的課堂中才會樂于表現,用于發言,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自信心。
總結:
當前,教學方式的改變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這也是新課改下對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想提高課堂活力,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發言并發表積極性的評價,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活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何賽蘭.新課改下充滿活力的高中地理課堂的構建[J].教法交流,2013,08:34-35.
[2]張麗萍.論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活力[J].科技創新導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