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小學課程中的“主科”,寫作作為語文重要的分支是人們傳遞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后期學生學習的理解表達基礎。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體系處在一個改革創新的攻堅期,小學語文新課改對寫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學生寫作能力、教師思想層面和學校教學手段上提出轉變創新。因此,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文學素養,是現階段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新課改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行,許多課本在教學方向與最先的教育內容相比都發生了改變,小學開始的科目學習難度也有所提升。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便要接觸數學語文兩大學科,可以說兩門科目中語文是其中比較重要且不容易學習的一門學習科目,同時語文學習中寫作能力又是一個決定性因素,如果一開始沒有打好基礎,那么勢必會對以后得學習造成影響,因此這要求學生家長與老師都應該重視這一問題。
同時,學習好語文這一承載中華文化的主要學習科目,重中之重,而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寫作,很多剛開始接觸語文學習的小學生對于語文寫作方面覺得吃力,不知道應該怎樣學習寫作,不知道寫作時應該如何組織語言,在此我們首先就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寫作進行討論。
小學語文新課改給予了語文寫作更多的關注,要求小學生從生活中搜集寫作材料并結合自身感觸,開展想象在傳統語文寫作上有所創新,將寫作人物生動化、寫作內容豐富化,最大限度鍛煉小學生的學習、寫作能力。
1.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寫作提出的新要求,雖然促使學校努力創新教學方式并增加符合新課改的教學內容,但不可否認的是小學語文的變革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過程,整個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師受自身教育能力影響和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到位,導致對學生寫作質量和要求不明確,甚至有的教師教授的寫作知識和技巧并不符合現階段小學生的理解范疇,對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并沒有幫助。加上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是將孩子委托給小學輔導機構,如小飯桌等,沒有充裕的時間去關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做好心理輔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2新課改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新課改對傳統教學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傳統教學觀念是目前制約新課改創新的主要因素,教師不能完全適應新課改要求,對教學理念不能進行及時更新進而造成教學方法的落后,嚴重制約新課改的進程。并且目前我國處在信息爆炸時代,學生接收到的信息更為豐富多樣,心理成熟度和知識接受能力均有明顯提升,但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并不能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制約了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
2.2傳統教學方式吸引力不足。
有調查顯示,我國目前小學教育基礎設施和教學條件還比較落后,并且大多數教師是采用填鴨式教育,教學方式比較陳舊。多媒體設備和影像設施應用并不廣泛,大多數還是使用黑板進行教學,導致學生注意力極易分散甚至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受到很大打擊。
2.3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達不到新課標要求。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傳遞者,也是整個課堂的掌控者,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課堂授課水平存在直接關系,但是目前我國小學教師隊伍素質普遍偏低,與現階段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嚴重不符,從根本上限制了新課改的進程和小學生能力的發展,也給教育機制的制定及完善帶來了很大阻力。
3對小學寫作在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改進措施
3.1轉變教學理念。
意識先于行動,所以在對教學方式進行整改之前需要轉變對教育的認知思想,確實將新課標貫徹到整個教育當中,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首先,教師需要徹底了解人教版新課標的要求,明確教學主體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在教學中盡量精簡教學流程、優化教學內容,并鼓勵學生自己搜集寫作資料并進行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寫作自我意識。其次,要求學生搜集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到寫作當中,引導學生在寫作上思維多元化、開放化。互聯網的普及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所以教師適當的引導能讓學生思維發散更廣。如當寫作題目為“夏天的植物”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觀察夏天植物的特征并從引導學生從網上自己搜尋夏天植物的圖片習性等,組織下學生進行討論和深入觀察分析為正式寫作打下基礎。最后,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和思維承受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的保護和培養,適當引導和鼓勵小學生創新表達方式和表述內容,提高小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情感表述能力。3.2尊重小學生自身特點并創新教學方式。
教學課程是根據教師對授課知識的理解和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吸收理解程度而設定的,并不是隨意進行更改的。并且在授課過程中要隨著小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不能單純進行粗暴灌輸而不管教學效果。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不能一成不變的保持原有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法,如在學習人教版新課程小學語文《小壁虎借尾巴》時,受小學生年齡和接觸環境限制,并不能想象出小壁虎長什么樣子也不能理解為什么壁虎的尾巴能掉下來,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網絡和教學媒體設施來讓學生認識壁虎,并且可以制做故事小動漫來讓小學生觀看,直觀生動的講述整個故事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2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建設。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者,決定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和接受程度,所以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并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小學語文新課標在原有寫作基礎上,要求教師具有挖掘小學生寫作潛能的能力,多渠道、多方法提高自身教育手段,并能根據小學生現階段的寫作能力和身心特點制定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另外學校應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結束語:由此可見,小學語文寫作不是簡單的文章拼湊,是在貫徹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基礎上,結合小學生現階段身體、心理情況,通過教師正確教學方法的引導,轉變小學生對寫作的理解方式并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袁媛,劉興.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思路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01-102.
[2]劉丹.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研究[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C].:2016:1.
作者簡介:荊文茹(1994—),女,漢族,河南周口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學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