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華
摘要:平常教學中,總會聽到這些話“初中化學教學時間緊,又面臨中考,任務重而繁瑣,怎么能完成教學任務?一節課講多少內容,來不及了只有快講了”,從話中可以感受到老師對工作的認真,而且還怕完不成教學任務,從中可以感受到老師們的“快節奏”教學,一種急躁的心情,這能把化學教學完成好嗎?。教師在課堂中的“慢節奏”教育顯然非常重要,“慢節奏”還可以給我們帶來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
關鍵詞:慢節奏;概念教學;實驗教學;現代媒體教學;教師語言;作業反饋
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特殊的節奏,課堂教學節奏的意義在于不同的節奏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適宜的節奏,有促進教學的積極作用,而不當的節奏,則對教學產生消極的阻礙作用,而今的課堂都在處于快節奏的過程中,教師的一味地快節奏來提高教學效率,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適得其反的。所以“慢節奏”的教學是有必要的。
一、現在化學課堂中的“快節奏”現象
淮安的化學是中考學科之一,正因為參加中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就加快了教學的步伐,而導致我們課堂中許多的“快節奏”現象,從而導致教學效果的下降。現象總結如下:
1、由于課時和中考的壓力,化學課本中的許多概念、定義、規律等重要知識點的詮釋都被“快節奏”化,學生還能沒有能理解或掌握就進行下個知識點的教學,導致知識點不能完全被理解和掌握,嚴重的影響化學的教學效率。
2、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最有效的一種課堂教學,他能直接、形象的認識和理解知識點。可是,許多的化學實驗教學被“快節奏”化了,實驗的課堂被模式化、快捷化,教師擔心學生損壞儀器等等,學生不能對實驗進行進一步的探究,不能理解實驗的真諦。
3、現代媒體教學是劃時代的,讓學生和老師都解放出了許多時間,更能直接的進行教學,可是我們的教師卻只注重了課件的美觀和知識點豐富度,卻忽視了學生如何理解并運用這些知識點?教師課件的“快節奏”不能讓學生很好的記住所學知識。
4、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的教學語速過快而導致很多的知識點學生還未來得及記憶和理解就講解下個知識點,這樣也需要教師語言慢下來。
5、學生的作業是一節課或整個單元甚至整個學科的檢驗和反饋,學生的練習正誤也是學生學習程度的一種反映,很多的教師只是單純的講解一些答案或重點的講解幾種題型,從而快節奏的完成試卷的講解,可卻忽略了一些學生是否正真理解的這些知識點,降低了試卷的評講率,所以也需要“慢節奏”。
二、“慢節奏”的含義
“慢”字典中解釋為遲緩,速度小,與“快”相對。而“慢節奏”意指樂音中的緩慢節奏,亦用以比喻生活或工作的步伐緩慢。現在生活中的“快節奏”生活方式部分會給人們帶來太過疲于奔命則容易使人產生壓力、焦慮,導致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然而現在的化學教學中“快節奏”方式有些程度上不僅不能促進教學的發展反而會阻礙教學的發展,我們的課堂有著太多太多的“急”!而在這“急”的背后卻顯現著所謂的 “高效”。我們的老師由此而擔當起的竟是一個個教育“強迫癥”的角色,我們的孩子在教師家長的被迫下,“主動”仿佛成了遙不可及的神話,甚至“興趣”也成了孩子不愿學習的借口。“慢節奏”的教育在化學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慢節奏”在化學課堂中的應用
(一)、概念教學中的“慢節奏”
化學教學中有許多的概念、定義和規律,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相互作用總結的,我們現在的教學因為課時的不足然而使我們的教師變得急躁,從而把原本的課堂變成了“快節奏”的課堂,然而每個班里都有些學習“慢”的學生,他們有點基礎較差、有的懶惰散漫、有的頭腦遲鈍、理解力差,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所謂的“快節奏”很可能就是他們的致命武器了,導致他們不能正確、及時的認識、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從而變得越來越差。
所以在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慢下來,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認識、討論、理解所學的知識點,在最大程度上的記憶,“慢節奏”是不可缺少的。
(二)、實驗教學中的“慢節奏”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唯一標準,而它作為揭示物質組成及其變化規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不僅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化學概念、規律和理論的堅實基礎。化學實驗本身真實、形象、生動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感性認識的環境,化學實驗的操作性,發展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的思維、動手方法。不要只顧書本的內容而快速的結束,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和思考,“慢節奏”的實驗教學能讓學生觀察更為仔細,實驗操作更為具體和熟練,更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探究,可能你會得到意想不到收獲。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書本以外的藥品和器材來探究二氧化碳性質,比如,可以提供鎂條,引導學生認識二氧化碳不助燃的局限性,也可以提供不同的器皿,研究高矮蠟燭的熄滅,讓學生處于一種探究的熱情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辨別的能力,這于他們個體成長將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三)、現代媒體教學中的“慢節奏”
現代媒體教學顧名思義非常的重要,他能直觀的展現出化學知識的核心,學生學起來也非常的通熟易懂。但是很多時候卻適得其反,現代媒體教育卻不能發揮好他的功效,因為我們的教師過于操之過急了,教師都把些重要的知識點寫在課件上,視頻、動畫、圖片等生動直接的反應出問題的實質。沒有資源、沒有記錄、沒有記住,最后一塌糊涂。“慢節奏”的媒體教育是有必要的,要多給學生觀看、記憶的時間,不能只讓學生做觀眾,要做主人。
(四)、教師語言中的“慢節奏”
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抽象的化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為學生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識,是堤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著急的為了能快速的完成教學,在語速上過快,導致學生不能及時的聽懂,產生嚴重的后果。為了使課本知識變得淺顯通俗,使學生易懂易學,化學教師講課時語言要慢些、情境設計要慢些、上下過渡要慢些、發問要慢、講解要慢些,總結結論要慢些,敘述概念要咬文嚼字,講授難點要注意停頓,還要講究語調、節奏和情感。“慢節奏”的語言也是一種高效的結果。
(五)、學生作業反饋中的“慢節奏”
要達到教學相長,就必須使學生作業反饋貫穿在教學的過程中,成為教學中的一個基本的反饋環節,使教師了解教學過程,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困難,鑒別教學上可能存在的缺陷,調控教學行為的重要手段。“慢節奏”的作業反饋是很重要的,給與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自我訂正和自我反饋,梳理出知識點結構以便再學習,建立錯題集,之后進行點撥。
總之,不要盲從“快節奏”,相信快慢結合的課堂才是真課堂,才能走向“高效”和“長效”,喚醒孩子心靈的課堂才是真課堂,而這一切不要忘了“慢節奏”教育才是藝術的課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初中化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