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留守兒童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有很多,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教育問題,并已經逐漸成為當前社會中的一項熱點話題。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由于其父母常年不在身邊,一直外出務工,導致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監管,致使留守兒童的心理、學習以及道德等方面都會出現一定問題。因此,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我國社會以及政府部門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重點圍繞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對當前留守兒童教育的現狀展開分析,并針對如何有效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提出了幾點建議性策略,希望能夠使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得到一定的優化,使留守兒童能夠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現狀;改善策略
對于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社會以及政府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由于父母中的一方或者雙方常年外出務工不在身邊,致使留守兒童產生缺乏監護或者無人監護的現象。這些都會導致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缺乏家庭的教育和親情的關懷,加之社會教育的不足、學校教育的適當以及兒童自我約束不嚴格等,就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學習以及道德等方面都會出現一定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關系著學生家庭的命運和前途,同時也影響著我國社會教育和人文素質的發展進程,所以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我國當下教育的重要問題。
一、 現階段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分析
(一) 以文化知識教育的視角分析
在農村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中,教育薄弱是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具體表現為:首先,家庭方面:留守兒童的父母中有一方或者雙方常年外出務工不在家,孩子通常由年紀偏大的且文化素質較低的監護人進行照顧,而監護人的監管力度不夠或對兒童疏于監管,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缺失正常的家庭教育。其次,學校方面:教師通常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定學生的標準,致使其過分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對兒童身心健康的指導和教育,對留守兒童也缺乏呵護與關愛。
(二) 以道德品質教育的視角分析
除了缺少家庭教育,還包括農民工的社會地位較低,學校教育的重智輕得等。致使我國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在認知、行為、情感以及意志等方面均存在諸多的問題。認知方面,即留守兒童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能力,沒有構建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極易出現不良行為;行為方面,即留守兒童的行為消極隨便,且照正常軌道偏離;情感方面,即留守兒童情感的缺失,情緒非常不穩定;意志方面,即留守兒童缺乏良好的自制力以及意志力。
(三) 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視角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情緒消極、散漫自由、個性孤僻以及自暴自棄等,嚴重的還會出現叛逆以及自殺等行為。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有4.7%的兒童認為生活無趣,會有0.5%的兒童產生想要自殺的念頭。然而,農村留守兒童這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并沒有得到學校以及家庭的關懷和重視,缺乏兒童心理的健康教育。
二、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幾點建議性策略
(一) 加強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
在農村地區,應該盡量轉變務工方式,避免父母雙方同時外出務工,盡量將母親留在家中照顧孩子。臨時監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應只有年長的祖父母,也要有一些年輕的親屬,可以對留守兒童進行主動積極的照顧,同時也能夠承擔起兒童的教育。家長在外期間,應該和兒童、教師以及監護人隨時保持聯系,掌握兒童的學習情況以及心理變化,同時還要為留守兒童預留充足的物質需求。
(二) 加強對留守兒童學校教育
在農村地區,學校應該給予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高度的重視,除了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之外,更不能忽視的是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品質等各方面的輔導和教育。班主任要將自身的主導性充分地發揮出來,增強和留守兒童之間的情感交流,并構建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調查檔案。
(三) 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社會援助
促進公益組織、社會團體、企業等積極參與到留守兒童的現實教育中;促進大學生以及志愿者等來到農村地區進行教育宣傳、支教以及服務醫療等工作,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活動;地方政府以及村委會等,要將留守兒童的義務教育落實到實處,并做好監督工作,使留守兒童的義務教育權利得到保障,促進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并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圍;共青團以及婦聯等單位要組織各級專門機構,落實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四) 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政府扶持
想要消除對農村進城務工者的歧視,并使城鄉的二元結構得到消除,使農村務工者能夠和城市居民擁有等同的社會地位,保障進城務工子女能夠和城市子女擁有等同的義務教育權利,大力地改革戶籍是非常關鍵的。構建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首先要確立義務教育的目標,要把義務教育以及控輟保學的責任具體地落實到農村地區的相關政府、教育部門以及學校。對物價上漲、信息化教育以及教學質量等需求進行綜合性的思考。加大財政部門對農村教育的大力投資,使學生的經費標準得以提升。此外,明確政府各項責任,使其能夠將留守兒童教育的各項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實。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來說,其不單單是我國的群體問題,同時也是我國的未來問題。兒童的成長與發展不僅關乎著家庭的幸福,關乎著社會的公正,更關乎著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因此,值得整個社會的重點關注。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使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得到解決,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幸福、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胡曉剛.試分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存在問題、原因和應對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78.
[2]成巧云,施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困境及其應對策略——基于云南省兩個州、市現狀的調查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31(07):71-78.
[3]馬立平.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生活素質教育現狀及應對策略[J].生活教育,2015(19):53-54.
作者簡介:
郭曉婷,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