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杏芬
摘 要: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各個行業和領域都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其中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機蔬菜種植不斷發展。有機蔬菜指的是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標準,由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統一生產的,得到相關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蔬菜,有機蔬菜綠色無污染,不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但是在有機蔬菜種植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也包含著較多的不可控因素,這就需要積極改進和優化有機蔬菜種植技術。本文主要是對有機蔬菜種植和有機蔬菜種植技術概述、當前我國有機蔬菜種植現狀、規范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發展的有效對策三個方面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現狀;發展對策
一、有機蔬菜種植和有機蔬菜種植技術概述
1.有機蔬菜種植
有機蔬菜種植指的是根據相關標準規定,純天然種植綠色蔬菜,在蔬菜生長的整個過程當中,都不能使用任何化學農藥或廢料,所使用的肥料全部都是有機肥,進而生產出綠色無污染、健康可持續的食物。
2.有機蔬菜種植技術
有機蔬菜種植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種類:一是選擇有機蔬菜種子,保證所有種子都是優質的、非轉基因的,而且種子培育效果以及抗藥性還需要符合相關規定要求,確保其具有優良的質量。二是對培育環境的要求,培育有機蔬菜的環境通常都要優于有機蔬菜的種植環境,對生產環境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環境溫濕度以及種植土地土壤條件都需要符合相關規定。三是保證種植人員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這就需要定期組織種植人員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四是合理選擇肥料,在選擇有機蔬菜肥料的時候,必須保證其有機性,并保證其符合相關施肥標準。另外在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應該最大限度地不適用化學農藥,確保有機蔬菜生產的有機性。
二、當前我國有機蔬菜種植現狀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不斷加強深入研究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如何運用、普及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監督管理有機蔬菜種植過程等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一方面成果推廣不到位。由于個人思想狹隘、推廣資金不足等因素,這就難以全面推廣普及研究成果,任何一種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從研發到最終投入市場,需要經過多道科學推理與實驗過程,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其難以全面共享研究技術成果。另一方面是種植監管不到位。在種植有機蔬菜的過程中,既需要依據多項先進技術,同時也需要有效落實監督管理工作,對蔬菜種植進行定期抽查,了解其是否存在有害物質殘留、是否符合相關規范標準等,一旦發現不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則應該嚴令禁止其進入市場,但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在這一方面的工作還不到位。
三、規范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發展的有效對策
1.選種
在選種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選擇的是優質、非轉基因蔬菜種子,保證其具有較強的抗病害能力,禁止使用化學物質對蔬菜種植進行處理。這樣在培育、種植、管理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種植土壤,避免受到病蟲害侵蝕,而且這樣在蔬菜生長的過程中,也不用時常噴灑農藥,從源頭上保證有機蔬菜綠色無污染。
2.嚴格挑選有機蔬菜種植基地
所選取的種植有機蔬菜的基地應該盡可能避開近期內廣泛使用農藥、土地過度開發的地方。同時還需要對種植基地的土壤質量進行嚴格考察,掌握土壤當中的有害物質以及農藥殘留情況,相關技術人員還需要對基地周邊環境情況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周邊水質是否受到污染、自然環境是否受到居民的嚴重破壞、是否分布有大型工廠等等。通常考察的范圍應該擴大到種植基地周圍50公里范圍內,這樣才能夠全面保證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空氣、生長土壤、灌溉用水等都符合其種植生產要求。
3.有機蔬菜生長期管理
由于在土壤中含有的物質成分可控性比較低,這就導致在有機蔬菜土壤中之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就促進了水上蔬菜栽培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相較于土壤種植來說,水上蔬菜種植技術的可控性有所提高,而且種植人員可以直接觀察到蔬菜根莖的整個生長過程,判斷其是否出現蟲害、病變、發霉等現象。但無論是哪一種種植方式,在有機蔬菜生長過程中,都需要加強管理,嚴格遵循自然生長規律,保證蔬菜產量與質量,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為有機蔬菜的生長創設良好的生長環境。
4.施肥管理
在有機蔬菜種植中所使用的肥料通常都是有機肥,即非化學物質合成的肥料,如草木灰、秸稈腐爛物、動物糞便、人類糞便等有機肥。而且在這一過程還可以實施“秸稈還田”模式,就是在有機蔬菜成熟后,將其不可食用部分剔除下來,然后將其填埋到土壤當中,最終這些蔬菜的廢葉、根莖就能夠轉化成肥料,增強土壤肥力。同時還應該巧施追肥,追肥應該與土壤養護、灌溉等環節同步進行,另外還需要根據有機蔬菜的生長需求實際情況,靈活搭配使用熟肥、濕肥、干肥、糞尿肥料、生物肥料等不同類型的肥料。
5.病蟲害防治
一是病害防治。采用硫黃、石灰粉等物質就能夠有效防治有機蔬菜的病害,也可以使用含量要求達標、無公害的藥劑或植物進行病害防治,比如可以將小葉桉樹種植在基地周邊,這樣小葉桉樹所釋放出來的物質,就能夠對細菌滋生產生有效的阻擋作用,抵御害蟲侵蝕。二是蟲害防治。在蟲害防治中,技術人員可以綜合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等多種方法,其中物理防治指的是給害蟲制造產床、按照害蟲習性放置誘捕器等方法;生物防治指的是根據有機蔬菜常見的蟲害,養殖蜻蜓、瓢蟲、青蛙等害蟲的天敵,采用生物鏈的方式來完成害蟲防治;人工防治指的是人工除蟲,簡單來說就是種植人員對蔬菜進行細致檢查,發現害蟲后人工摘除。
四、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在生活中更傾向于有機蔬菜,需求量比較大,但由于有機蔬菜種植技術高、種植條件高等因素,導致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其種植技術。近幾年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的改進與優化提供了技術支撐,有機蔬菜的市場供應量必然會隨之增加,進而更加趨向于大眾消費水平,促進有機蔬菜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長勝.淺析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對策分析[J].農家參謀,2017(17):169.
[2]馬惠.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對策的分析[J].現代園藝,2017(07):67-68.
[3]葉培壽.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對策的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04):208.
[4]余本玉.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對策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6(21):83.
[5]王參伙.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對策分析[J].福建農業,2015(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