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元素,同時也是語文教學彰顯人本理念的形式之一。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踐,通過情感引導、情境創設以及實踐活動等形式,進一步探索語文課堂實施情感教育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教學創新
語文新課改倡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實施認知教育的同時融合情感教育,充分體現出以生為本的語文教學特色。通過情感教育的融合,不但能夠為學生創設更融洽的學習發展環境,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形成良好互動,通過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以此實現教學目標。而且語文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科學引導下,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情感共鳴,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一、注重情感導入,實現情感融匯
在初中語文課堂引入情感教育,首先需要教師深挖教材,圍繞教材內容為學生營造更濃厚的情感氛圍。以情感導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注重教學技巧,尤其要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畫面感”,繼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在情感的吸引和融合作用下完成知識建構,與文章形成共鳴。
例如,在《登岳陽樓》一課教學中,教師要帶著感情進行朗誦,通過沉郁、頓挫的朗讀,引導學生體會詩中孤苦凄涼的情境。“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短短十個字,不但訴說了自己孤苦的處境,而且還將音訊斷絕時自己無助而憂慮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下并沒有太多為自己擔憂,他更憂心的是國家、人民,這其中的無奈與凄涼都凝聚在短短的四十個字中,通過教師的解釋和有感情的朗讀,學生能夠進一步體會作者精神上的苦楚。只有學生對文章的情感內涵有所把握,才能對詩文內容進行更深刻的情感發掘,教師在朗讀中要注重情感的抑揚變化,把握朗讀節奏,給予學生更充分的情感融合時機。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掌握,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情感導入,朗讀是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最直接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有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進行情感帶入,使學生主動沉浸在課文情感氛圍中,通過情感的演繹、體驗、把控對文章有更細致的揣摩,從而獲得更細致、更深入的情感體驗。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場景,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隨著信息技術與現代教學的深入融合,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對多媒體的應用更加得心應手,通過多媒體能夠為學生創設更生動的教學情境,尤其是通過聲音、畫面、音樂、影像等元素的綜合展示,能夠使情感教育更加直觀化、生動化、可視化。情感的揣摩與表達不再局限于教師的口頭講解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制作出動態化、個性化的PPT課件,而學生通過多媒體情境的引導,會有更生動的沉浸感,能夠深入體會課文中蘊藏的深厚情感,使學生體驗到更多的學習樂趣,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例如,在《吆喝》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老北京吆喝的資料整理出來,尤其是與之相關的視頻資料,可以整合紀錄片、電影、相聲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呈現出京味十足的吆喝聲。而在或詼諧幽默、或深情懷舊、或戲謔親切的吆喝聲中,教師更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引導學生體會到吆喝這一表象下蘊藏著的深厚鄉情。在多媒體情境的引導下,學生更容易體會到文章里笑中帶淚的情感抒發,進而獲得更生動的情感熏陶。
三、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真情實感
語文教學本身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點,通過語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同時還能夠運用更精準、更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訴求等。這就需要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同時以情感教育為出發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學創作能力。無論是口語表達還是文字描述,都是學生情感詮釋的重要途徑。而教師則需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從教材文章中獲得情感的觸發點,并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去理解和表達。這一過程能夠使學生更客觀理性地進行自我情感審視,從而培養學生的真情實感。
例如,在學習《我為什么而活著》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結合生活實際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由于年代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社會環境不同,每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也有很大的不同,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當有自己的情感定位和價值觀。教師也可以將討論活動的內容總結提煉之后,為學生布置同題作文,通過對生命價值的探索使學生明白生活的意義。
情感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優化和完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強化對學生情感體驗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更多地融入情感關懷,為學生創設更適宜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綜合提高。
參考文獻:
[1]明麗,王鳳翔.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華少年,2016(11).
[2]范永進.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6(63).
[3]周善奇.試論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中),2014(8).
作者簡介:胡苛(1982.5—),女,漢族,河南省鄧州市人,本科,就職于河南鄧州高集鎮第二初級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語文
教育。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