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書云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小學英語教學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著不斷的思考與反思,試圖讓小學英語教學更加高效。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將小學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化”的理念構建英語教學課堂,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不僅習得英語語言,還能培養學生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入手,淺析構建小學英語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并從優化教學設計、創設教學情境、小組合作教學、家校共育模式這幾方面提出構建生活化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生活化;構建
一、構建生活化英語課堂的必要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仍然發現一些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單一,教師常常以課本的單詞、對話等知識的講解為主,在教學中采用較為單調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機械的單詞記憶和語法學習,學生被動接受聆聽,長此以往,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乏味,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無法得到充實的知識,同時也無法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得英語學習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英語是一門語言也是一種工具,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新課標也提出英語教學要“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的要求。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學離不開現實生活,只有通過構建生活化課堂教學才能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高效。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構建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首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生活化課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教學時可以增加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專注和投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二)促進學生的參與
構建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可以促進學生的參與程度。在構建“生活化”課堂時一般教師會提出一些生活化的問題,設置生活化的情境,開展生活化的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會拉近課堂和學生生活的距離,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三)拓展教學的內容
在構建生活化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和加工,使之與課堂教學相關聯,進而會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通過學習也可以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的英語素養,同時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
二、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的構建方法
(一)通過優化教學設計,構建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
首先構建生活化教學需要優化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靈魂,體現了課堂教學的目標、方向與內容。我們可以從優化教學設計入手,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教學設計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從教學目標著手,制定生活化的大前提,再基于此開展相應的生活化教學,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課堂教學中。
例如,在進行Thanks giving這一單元的教學設計時,考慮到本班學生對感恩節陌生,教師設置了文化意識目標:讓學生了解感恩節的由來和習俗,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跨文化意識;為了拉近感恩節這一美國節日與學生的距離,教師意圖在課前準備環節讓學生“通過百度搜索查找與Thanks giving相關的資料(如來源,活動,習俗,飲食等),并制作預習卡片(文字或圖片)”,主動地初步了解了感恩節的起源與現狀,體會感恩節的習俗,然后再通過交流展示以及教師的幫助積極地形成一定跨文化意識;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考慮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故事,以“giving thanks to your parents”這一任務為主線導入文本知識的學習,并讓學生講述生活中還有誰曾經幫助過自己,學生還想在感恩節這天對誰表示感謝。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讓課堂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結合,同時可以有效對學生進行生活知識和情感的滲透。
(二)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構建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構建生活化模式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并通過設置相應的教學活動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尋找教學內容和生活的聯結點,給學生創造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語言的環境,激發學生的交際愿望,讓學生愛參與活動。
例如,學習Asking the way這一課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片等設計了“王濤初次參觀我市”的情境,制作了本地有名的幾個地點: The Holidays Hotel,Yanlin Cinema,Xichun Park,Yonghui Supermarket,the train station等圖片,放置于教室相應的位置,并另外設置了bus stop,讓學生自由分成五組,幫助王濤設計從他的住處the Holiday Hotel到這些地方的交通路線和交通方式。同時讓學生表演。這樣教師巧妙地將學習內容和學生所在城市的地圖融合起來,使學生置身其中,學生有的扮演王濤,有的扮演指路人,在語境中快樂地用所學語言表達: How can I get to ... Its far away. You can take a bus ... 或者Turn left/Turn right ...
(三)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構建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模式,需要教師將生活化落到實處而不是浮于表面。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讓生活化教學內容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展現,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還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同時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例如,在進行A Spring Outing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春游”這一主題,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設計一個周末春游計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教師的問題提示,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Whatre you going to take with you?等等,在小組里用英語合作討論,并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制作出小組計劃表,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出并匯報自己的制作成果。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制作成果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將生活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連,學生在制作計劃中鞏固拓展了所學語言知識,也提高了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又如,學習了The New Year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制作“新年”主題手抄報,學習了Jobs一課讓學生小組合作調查朋友及家人的職業,等等。
(四)通過家校共育模式構建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父母對學生的教育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學生在放學后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因此在構建“生活化”教學時可以采用家校共育的方式,為家長和學生一起布置任務,通過讓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一起完成,讓生活化教學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之中。
例如,在進行Clothes這一單元的教學時,為了鞏固“服裝類”的英語單詞,教師布置一項家校合作的任務:讓學生和家長一起收拾家中的衣服。教師可以讓家長作為指導和監督的角色,看著學生將衣服按照種類和季節進行區分,這時可以說:What do you wear in autumn?We wear sweater in autumn. 同時將衣物疊整齊,進行分類,并在分類的過程中用英語將衣物進行描述,如:Look,this is a yellow cap. Its nice;This is a blue sweater. It is old. 等等,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英語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增加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增進。
綜上所述,本文對小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構建生活化英語課堂的必要性進行了探討,最后提出了生活化小學英語課堂的構建方法。希望通過本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有效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構建,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何琳.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校園英語,2014(15).
[2]高小麗.試論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4(15).
[3]洪玲.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
[4]金梅.創設情景,激發英語學習興趣[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