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這要求新一代必須適應時代需求,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知識,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讓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對信息技術具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有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意識。
關鍵詞:小學教育;信息技術;信息素養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人們生活中處處充斥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所以,小學教育中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很有必要,其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是21世紀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創新教學方法,根據信息技術課程和小學生的特點組織教學。下面從幾個方面談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一、端正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態度,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度
現在的小學生是在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從很小就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所以對信息技術課程,他們有著天然的興趣,他們認為信息技術課程就是玩玩游戲、打打字、聊聊天,有的信息技術老師錯誤地將信息技術課程放在無關緊要的位置,認為學生只要把考試科目的成績提高上去就可以了,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不重視,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活動,學生和教師的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好奇心強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生活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覺得信息技術課程不是一門娛樂課程,而是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都非常有用的科目,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保持持久的興趣,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有的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往往在教學信息技術知識時采用“滿堂灌”的方式,他們認為,自己在講臺上講解一些課本知識,讓學生在下面聽可以節省課堂時間,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吸引學生興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尤其對信息技術課有興趣,但是如果教師不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會使學生這種固有的好奇心喪失,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教師應該結合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現信息技術課的樂趣,在玩中學,學中玩,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例如,在教學生練習打字時,我利用金山打字軟件中的“打地鼠”“青蛙過河”等闖關游戲讓學生練習指法、鍵位、字母的相互關系,通過玩游戲,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樂趣,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了相關知識,能馬上進入實際訓練,這種游戲教學法既能滿足學生的求勝心,又能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樂學、好學。
三、制定靈活多樣的教學計劃
信息技術教育離不開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創造活動,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良好途徑。學生在完成一項作品的時候往往會結合所學知識,發揮想象力,開動腦筋,這種活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基于信息技術課程的這種優勢和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教師應該制定靈活多變的教學計劃。例如,父親節,給學生布置回家做“父親節賀卡”的任務,學生在這種任務驅動下會積極調動自己的已有知識,選取自己感興趣的素材,有不會的操作還可以問父母,這樣學生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在父母的幫助下學會了新知識,還增進了親子關系,培養了學生愛父母、愛家人的良好品格。
四、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
在新課改背景下,很多專家都提出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方法更是層出不窮,如:互助學習法、游戲教學法、自主探究法、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在眾多教學方法的引導下,教師該怎樣做選擇呢?俗話說:方法千千萬,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好方法。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基礎性、應用性、趣味性的特點,教師應該結合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如,針對基礎性的特點,教師可選擇基礎理論、基本方法的講解作為教學內容,采用恰當的比喻和Flash動畫來解釋這些理論知識,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易于學生理解接受;針對應用性的特點,教師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在任務的驅使下有自主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滿足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和靈活性;針對趣味性的特點,教師可采用游戲教學法、講故事教學法等,也可以結合其他學科進行教學。如,教學畫圖軟件時,可以結合美術;教學“Word”文字處理軟件時可以結合語文中的寫作文等;教學“編程”時可以結合數學等。教師只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地制宜,才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讓小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程,我們應該做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啟蒙者,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讓學生重視信息技術,擁有良好的信息素養,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嚴英蓮.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J].才智, 2014(13).
[2]郭芳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模式探究[D].南昌大學,2013.
[3]成燕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
作者簡介:劉鳳琴,女,漢族,1991年10月出生,內蒙古鄂爾多斯達旗人,本科,主要從事小學信息技術工作。現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小學工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