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球
摘 要:《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的知識,還要不斷地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知識的講解上,很少會重視學生的言行舉止,這就使得他們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行為不統一。在此對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級的德育工作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級;德育
小學生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形成,在小學德育中,班主任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這樣可以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可以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目前農村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德育水平是比較低的,因此在農村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運用以下的方法來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
一、班主任以身作則
對小學生進行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班主任要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和各個過程中滲透德育,這樣可以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在小學德育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要為他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也要做到。例如:在一次自習課上,筆者發現教室的地面上有很多小紙屑。當時學生在認真地學習,所以筆者并沒有說話,而是將地面上的小紙屑進行了清掃。自習課結束之后,兩位學生走到了筆者面前,他們說:“地面上的小紙屑是我們弄的。”筆者說:“你們勇于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只是以后不要這樣做了。”在上述這個事件中,筆者并沒有在自習課上對學生進行指責,而是默默地將小紙屑進行了清理;在學生承認錯誤時,筆者并沒有對他們進行批評,而是對他們勇于承認錯誤的行為進行了表揚。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可以提高他們維護班級衛生的意識,進而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
二、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由于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農村小學德育中,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要了解他們的個性、德育水平、認知特點等,要尊重他之間的差異性。為了改善生活條件,農村學生的家長往往會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工作中,很少會關心他們的成長狀況。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觀察筆者發現,目前大多數的農村學生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的,而他們的觀念是比較陳舊的,他們認為只要餓不著、凍不著就可以,而且他們的知識儲備量也是比較少的,現在的小學教學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是很難的。[1]在農村小學德育中,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要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引導和幫助。例如:筆者班級中有一名學生突然變得滿嘴臟話。為了更好地對他進行引導和幫助,筆者進行了一次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筆者只見到了他的媽媽,筆者講解了一下他在校園中的表現。在家訪的過長中,媽媽說:“我前段時間生病了,現在一直在家休息,家庭的重擔都落到了他爸爸身上。最近他爸爸的工作不是很順利,因此最近總是喝酒。”經過家訪,筆者發現了他突然說臟話的原因,因此筆者和他進行了一次交談。一段時間之后,筆者發現他口中的臟話沒有了。在上述這個事件中,筆者通過家訪的方法了解了學生發生變化的原因,并與他進行了交談。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三、發揮班會的作用
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與德育相關的主題班會,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相關內容,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2]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班主任要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關注,發現他們身上存在的與德育相關的問題,找到他們之間共同存在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例如: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觀察筆者發現,學生之間很少會互相幫助,因此筆者開展了一次“你幫我,我幫你”的主題班會。在開展班會的過程中,筆者運用多媒體展示了一些互幫互助的視頻和圖片,并讓學生對展示的內容進行了交流和溝通。在開展班會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講解了一些自己身邊互幫互助的例子。有的學生說:“昨天我生病沒有來學校,今天同桌將自己的筆記給了我,并給我講解了一下較難的知識點。”有的學生說:“昨天我的橡皮找不到了,同桌將自己的橡皮借給了我。”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各種觀點和意見,可以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目前農村小學德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的德育水平較低,班主任的重視程度不夠等等,因此班主任要進行反思,要改變傳統的班級管理理念和德育方法。在農村小學德育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要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可以使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班主任要關心學生,要尊重他們之間的差異性,要及時地發現他們的各種變化,這樣才可以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和幫助;教師要發揮主題班會的作用,這樣可以使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參考文獻:
[1]莊召偉.淺談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級德育工作[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7).
[2]宮兆東.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見[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3(27):19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