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實時加強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因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才是整個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現階段的狀況卻是初中數學教學很大程度上難以實時突破現階段的思維障礙,尤其是解題的過程中,出現的思維障礙相當多,有待于教師在新時期的數學教學當中廣泛采取一些現代化的措施加以實時地調整和改善。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生;思維障礙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教學方式都是傳授式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并且對于學生的成長并沒有實質性地關注,所存在的問題相當多。在新課程的改革當中,初中數學也進行了教學方面的改革,加強了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而學生在傳統的初中數學學習當中,涌現出來的最為直接的問題便是思維障礙,而且這一層思維障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科學學習。初中生本身的思維能力發展較為迅速,尤其是數學這門以思維為核心的學科,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綜合運用分析、比較以及歸納的方法。學生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時,往往能夠很容易地聽懂,但是在自己實踐的過程中,又感受到了相當大的困難,不知道如何進行解題。在這樣的狀況下,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實時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得他們能夠逐步突破各種思維障礙。
一、 通過創設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科學創設一些開放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合理突破當前思維的局限性,使得他們能夠完全打破常規,并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運用綜合思維進行探索,進而解決一些較為疑難的問題。在開放性的教學情境當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往往能夠得到很好的激發,進而實時克服一些傳統的封閉性教學障礙,綜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多方面發展。
由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往往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直接影響,而初中生數學學習當中出現的思維障礙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維創新。為了在新時期實時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應當巧妙地涉及一些全新的教學思路,并深層次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思考,很大程度上能夠開拓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為了綜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需要積極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進而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如教師在上課以后,可以通過PPT實時展示一些生活當中的軸對稱圖形,最為明顯地可以選擇五角星、天安門等。在觀察完這些圖片以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疑問:這些圖片有什么共通的特點呢?學生會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做出實時的思考,然后會回答:它們都是對稱的圖形。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一些對稱圖形,主要的材料可以選擇紙張,然后進行相應的設計。一些學生設計出了三角形,一些學生設計出了圓,一些學生依舊是長方形,但無論哪一種,都是正確的對稱圖形。但是也會有一些學生設計出了錯誤的圖形,如平行四邊形,一些平行四邊形無法保持對稱,教師在這個時候便需要做出相應的指導,使得學生能夠深層次了解到這些對稱圖形的真實含義,使得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夠得到實時的發展。
由于不同的思考方式,學生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思維上往往會經常性地受到一些阻礙,而學生如果僅僅依靠現有的思維方式很難直接地解決問題。因而,教師需要努力創設趣味的教學情境,進而引導學生實時突破當前的思維障礙。而在相應的情境指導下,學生能夠親自投入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二、 以數學認知拓展學生學習思維
在開展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教師必然需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實時分析不同學生的狀況,并合理地安排相應的教學,同時要確保整個數學理論認知能夠實時迎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數學課堂上獲得最為良好的數學認知,進而實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和能力,綜合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
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較為明顯,因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綜合分析學生當前的實際學習狀況,并結合課本進行相應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對整個數學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本身屬于一個思維的拓展過程,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當前數學教學的科學性,努力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學習正負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優先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習過的加減法,接著再進行正數與負數的講解。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能夠很快地領悟正負數的概念和實際含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一定的數學問題,實時提高學生學習的科學性:
小明從家里出發,向東走十米記作+10米,那么向西走六米應記作?某市白天溫度是21攝氏度,晚上變成了-2攝氏度,那么它的晝夜溫差有多大?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拓展,相應的實踐能力也在這樣的狀況下有了很大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當認識到,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開展當中,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認識到學生數學思維障礙培育存在的多方面問題,并進行合理的引導,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情境實時調動學生的思考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持續創新,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而使得整個數學課堂變得更加合理科學。
參考文獻:
[1] 葛劍鋒.新課改基礎上的初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探析[J].考試周刊,2017(75).
[2] 王業東.人文教育,初中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J].新課程(中),2017(8).
[3] 何月.小思維 大視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中旬),2017(8).
[4] 孫晉.簡述初中生數學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華少年,2017(21).
作者簡介:許鳳旦,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鄒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