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題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好數學應用題對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強應用題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成為當前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應用題的教學策略,旨在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策略
應用題是將數學知識在一定的現實情景中進行運用的一種題型,它將一些數學知識綜合在一個題目中,是提高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學好數學應用題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數學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現實的意義,而且應用題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緊密,能有效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應用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對應用題的重視,教會學生應用題的解題技巧,使學生在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一、 重視審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開始,也是正確解題的關鍵。只有在解題前進行審題,弄清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才能在已知條件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數學方法得出結論,達到正確解題的目的。而且在應用題中常常有許多數量關系交織在一起,使應用題的難度增加,同時題目中的語言表述也較為抽象,對于小學生來說會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所以解題的首要環節就是要弄清楚題目的意思,由此可見,審題在解題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審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引導學生在解題前先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題目說了一件什么事情,經過是什么,要什么結果。這樣學生弄清楚了題目中所有的條件,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也就一目了然,為正確解題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 加強數量關系的分析與訓練
數量關系是指在應用題中題目所給出的各種數量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有已知數量和已知數量之間的關系,也有未知數量和已知數量之間的關系,只有充分分析這些數量之間的關系,才能在已知數量的基礎上得到未知數量,從而得到所有條件,最終得出正確結論。因此,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題目中數量關系的分析,使學生明確題目中各種數量之間所存在的聯系,分析從已知條件到結論之間還需要什么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并在已知條件的基礎上得出位置條件,最終找到所有需要的條件,得出正確結論。如題目:全班學生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三分之二,問男生有多少人?已知條件為總人數和男生女生之間的數量關系,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男生和女生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再設女生的人數為x,那么男生的數量就可以得到,因此,女生人數就可以輕松地得到。這樣,弄清楚題目中的各種數量關系后,通過簡單的數學運算就可以輕松地得到正確的結論。
三、 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常用的推理方法
應用題的解題不僅要掌握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還要在基礎上掌握正確的推理方法,從而明確解題思路,尋找最優解題方案。但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只是機械地去模仿和學習課本或者教師的解題方式,缺乏對題目的思考和分析,以至于在解題中往往不能深入的理解題目的要求。因此,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應用題的推理方法,幫助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根據已知條件能推論出未知條件,如分析法和綜合法,都是應用題解題中常用的推理方法。所謂分析法就是從題目中未知的結論出發,分析要得出這個結論所需的條件,從而將題目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如題目:有甲乙兩輛車,甲車可以裝煤300噸,乙車比甲車多裝50噸,問兩輛車一共可以裝多少噸煤?運用綜合法可以知道甲車可以裝300噸,可以得到乙車可以裝350噸,得出乙車所裝的噸數,就可以得出兩車一共可以裝多少噸。這樣,在教學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推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幫助學生快速的解出正確答案,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四、 引入開放性題目,拓展學生思維
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應用題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的答案,更要注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力的提升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入開發性題目,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分析,找到多樣的解決方案,并從中選擇最優解題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針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會得到不同的解題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應用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是學生深化知識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教師要注重應用題教學,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多思多練,從而在實踐中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尚軍.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難點及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2.
[2]溫紅利.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2015.
作者簡介:
李桂香,重慶市,重慶市綦江區南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