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云
摘 要:新課改的關鍵環節是“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系”,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有助于學生把握學科的價值體系的內核,提高學習效果,在大量的實踐中發現不同的學科其核心素養不同,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初中科學學科教學也是如此。采用學科融合的方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科融合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提高。對學科融合教學進行了探究,在對相關概念的介紹后針對學科融合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分析包括學科融合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不足的成因等,接著介紹了中學科學教學中學科融合的具體措施,和廣大一線教師共同探索。
關鍵詞:學科融合;核心素養;初中科學教學
一、當前初中學生學科融合教學現狀
(一)為了“融合”而“融合”致使教學效果難達目標
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路的影響,尚沒有較高的學科融合能力,多是為了完成上級的要求,為了“融合”而“融合”,致使在知識講解中可能會出現部分贅述情況,沒有真正將其他學科融合進來,最終學科融合這種教學方法自然難以達到最終的目標。
(二)學生對學科融合教學法接受能力不足
長期以來,學生接觸的教學方法就是極為單一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都是固定的,學生也習慣了一門科只用一種思路進行學習,而沒有將各種學科融會貫通,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
二、學科融合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措施
(一)提高學生接受學科融合能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學科融合教學模式在我國學校推廣的時間并不長,為了提升學科融合教學這種方式的教學效果,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科融合意識,提高他們的接受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為提升學生的素養,必須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接受學科融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引導,需要在每一堂課中,對學生灌輸“融合”的觀念,每個教師不能在教學中只強調自己本門科的“重要性”,不能對某一課程進行定性,對學生的觀念產生影響,使學生感覺語文就是各種背誦,數學就是各種計算,體育就只是娛樂,美術僅僅是畫畫,而應當讓學生從多方面進行思索,在學習某一課程的時候,多探索該課程與其他課程有什么關系,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使學生從學科融合這種教學方式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促使師生共同進步。
(二)學科融合要圍繞一個核心展開
每一門課程都有其獨有的“核心素養”,每一堂授課內容也有其獨有的授課目標,教師利用“學科融合”這種教學方式,不能是所有學科的堆疊,應當是其他學科對本學科的“補充”,選擇其他學科與本門學科相關的知識點,圍繞本課程的教學核心開展,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知識。
比如在講解“光”這一課的時候,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光的性質,光的折射、反射等等。在課堂引入階段,可以通過歷史中墨家的“小孔成像”原理來讓學生先了解一下“光的傳播”,如果教師把握不住融合的度,過多地講解“小孔成像”,甚至涉及關于“墨家”類的史學知識,這便會使該堂課程顯得十分散亂,學生聽了這部分會忘了那部分,甚至跟著老師的思路忘了本堂課本來應該記住什么。另外,部分教師教學學科融合沒有明確核心的表現,不是對某一學科過多的講解,而是將多門學科拼湊,感覺轉換很生硬,并且誤用了科學教學時間。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盡量使融合的課程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聯系到數學“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聯系到科學知識中“光的傳播走的是直線路徑”;運用到“五光十色”讓學生認識到光的“顏色”等等。雖然學科融合要求教師將更多的學科融入進去,但是對于對本節課教學用處不大的學科,教師完全可以選擇性地放棄,選擇最合理的課程,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實現更好的融合。
(三)模糊學科界限,教學實踐實現常態化
學科融合要成為一種常態,這樣才能對學生有更深的影響。而要讓這種方式成為常態,必須要模糊學科的界限。模糊學科的界限最高的境界是不能讓學生有一種“這是某某課的知識”這種認識,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在分不清其他學科的來源之時,信手拈來,這樣才能實現學科更好的融合,教師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性地應用這種辦法。例如在科學教學中,教師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在教學中引用優美詞句或者名家名言,采用一些優美的曲調讓學生記憶某些必須要記住的知識點,甚至可以運用繪畫的方式將抽象的科學知識畫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在這樣的情況下,方能使學生更好地在學海里遨游。
學科融合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從文化基礎方面、自主發展方面以及社會參與方面,學科融合均有著其他教學方式不能比擬的優點。故而筆者在本文中以學科融合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為研究主題進行探析,文章在分析之后提出了提升教師素養加強教師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對該種教學方式的接受能力以及堅持新課改的措施。不過筆者的建議只為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一線教師可以參與其中進行討論,從而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燕,鄭重.興趣激發、問題設置、情感帶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10):107-109.
[2]程里,牛曉杰.思想品德教育應關注核心素養[J].教育現代化,2016,3(35):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