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豐霞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當前作文教學中,受應試思維的影響,存在著人文性淡化,扼殺學生創造個性和快餐式為應試而作文的現象。只有回歸作文的本意,依據新課標指明的作文教改方向,充分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引導和重視學生從社會生活實踐出發,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改進作文教學方法,不斷校正作文評價的原則,才能使作文教學克服一些不良傾向,從而引導學生走出作文困境。
關鍵詞:作文教學;人文性;創造性;求異思維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和優化的重頭戲。當前的作文教學改革雖然看起來千帆競逐,百花爭艷,但由于我們長期受傳統應試思維的影響,再加上時下快餐式作文教學泛濫,作文教學中程式化、模式化、標準化的趨向和表現也很明顯。從根本上講,就是忽略了作文對人的本體性的理性認識,致使作文教學陷入了“以文為文”“為文而文”的誤區,遠離了作文的人文性。下面就談談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以及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
1.人文性的淡化和缺失
當前的初中作文教學,實際上“以文為文”的表現依然突出,就是將作文形式凌駕于作文內容之上,造成了學生寫作上的依附與盲從,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個性和創新能力,使作文這種既可“自娛”又可“娛人”的精神性實踐活動,戴上了僵化的教條主義的鐐銬。作文中不見了感情,不見了人性的真實表現,強調的是格式和寫法,致使作文教學基礎不牢,學生談“文”色變,談“文”生厭。
2.創造性的扼殺和泯滅
有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名學生寫了一篇題目為《犯錯誤以后》的作文,一個細節描寫是自己去班主任的辦公室的路上,看見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腳踢著玩,而且踢著踢著,覺得不過癮,干脆用力一腳,將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飛起來的弧度和姿勢很好看。語文老師批閱時以“無關主題”為由給刪去了。這就是對創造性的扼殺。因為這一段生動而傳神地表現了一名學生犯錯誤后在去老師辦公室路上微妙而復雜的心理。它不僅與主題有關,而且關系密切,怎能輕易刪去?
3.快餐式的要求和引導
為了讓學生快速寫出高分作文,教師從題目,到開頭,到分段,到銜接,一直到結尾,都總結出了要求,編成了口訣讓學生牢記和套用。更有甚者,讓學生購買范文集,從中確定幾種類型的幾篇作文,讓學生熟讀或背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應試中能夠過關和得高分。這就是快餐式作文,這種風氣實在不容忽視。
二、改進的措施
1.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語文學科鮮明的人文性在作文中應有突出的表現。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認識人性美
引導學生感受習作中的真善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讓學生閱讀適合自己的文學作品,接觸各種語言風格的文章,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對周圍世界的認識,養成愛讀書看報的好習慣。并且讓學生走出學校,深入社會,多看多想,感受身邊的環境變化,挖掘人性美。學生有了語感和生活體驗,寫起來才會文中見人,文中有情。
(2)引導學生充分展示個性
寫作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的獨特感受,表達上不說套話、假話。鼓勵學生自主地選擇表達的內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自己的特色作文。
(3)改進作文教學方法
從日記、隨筆、片段寫作入手。這些練習方式篇幅不拘長短,形式靈活多樣。也加快了教師的批閱速度。這樣做不但可以及時發現多的佳作,部分習作通過潤色加工,會成為一篇成功的作文;還克服或減輕了一部分學生在作文課上的畏難情緒,何樂而不為呢?
2.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創造是個性發展的動力與源泉。如果沒有創造性,也就沒有新面貌。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培養創新意識
后天的教育對人的智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千方百計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不斷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肯定和鼓勵他們點滴的發現,呵護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還要讓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把生活體驗和豐富的想象結合起來,敢想敢寫,就容易寫出好作文。
(2)培養創新能力
主要包括創造思維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它要求有自己的感受和見解,不人云亦云。在表達中不說套話、假話,有自己的觀察、想象和真情實感,在與眾不同中透出新意。還有創造想象能力的培養。想象作文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最有效的途徑,尤其是中學生,喜愛寫這類文章,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3)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拓寬視野
例如,面對小草這一寫作主題,既可以歌頌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也可以挖掘小草自甘渺小,滿足于平庸。再比如寫雪,既可以寫它的純潔美麗,也可以寫它的冷酷無情。不能千篇一律,只要有思想、有表達,就是好文章。
3.要發揮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我覺得語文教師應把寫作作為自己的一個愛好,多寫“下水作文”,還可以寫一點散文、小品文或其他文學作品。如果教了一輩子語文,沒有只言片語見諸報刊,我認為是語文教師的一個遺憾,那你教學生寫作文就不夠理直氣壯,說服力就不強。
作文教學是一種能反映學生意識和思維的特殊教育形式,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遵循人的認識規律,讓作文教學沐浴在人文的燦爛光輝下,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切實完善學生的人格,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海杰.初中作文評語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王俊平.新課標呼喚語文教師走出作文教學的誤區[J]. 課程教育研究,2017(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