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欽
摘 要:在初中數學階段,數學教學實踐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數學課堂是師生交流互動,教授數學知識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學生獲取新知、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場合。因此,要想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就顯得十分必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觀念,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實踐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一直是一個困擾廣大師生的難題。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數學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改變過去沉悶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性地位的作用。
一、轉變教學觀念,激發學生興趣
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只是在機械地傳遞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是課堂上的主體,絲毫沒有意識到課堂互動交流的重要性,也沒有關注是否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改變自己陳舊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擺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主,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師也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有趣的課堂環境,改變過去那種“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加強師生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調動學生的自覺行和主動性。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現如今的數學課堂已經出現了多種適合現代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敢于嘗試新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
1.加強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的應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互動教學模式非常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開展合作交流。這種模式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能力,而絕非過去的“填鴨式”灌輸。教師要做的是通過啟發學生的思維來讓他們獲取自己掌握解決方法的能力,而不是學生沒有任何思考教師直接就告訴解題思路,這樣學生是得不到任何鍛煉思維的機會的,并且對于學生的日后發展也會帶來不少的壞處。加強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方法之一就是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在初中人教八年級會學習到“軸對稱”的相關知識,在進行這一章知識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知識:(1)在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大量的軸對稱現象,舉出一些例子,并說明成軸對稱的圖形有什么特點?(2)在已經學過的幾何圖形中,有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的對稱軸與這個圖形存在著什么樣的位置關系?(3)對于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對應點所連線段與對稱軸有什么關系?如何準確做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呢?通過這種啟發性較高的問題來讓學生思考,可以活躍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2.根據教學內容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情境是指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結合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生活情境、和實踐情境等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發揮著重要作用。情境的創設應該與所要探索的知識有內在的聯系,根據實際需要去創設情境,讓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能夠應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在學習“最短路徑”時,會有造橋選址問題:A和B兩地在一條河的兩岸,現要在河上造一座橋MN。橋在何處可使從A到B的路徑AMNB最短?這種問題和實際生活很接近,教師可以將這類問題轉化為下面的數學知識:假設將河的兩岸看成是兩條平行線a和b,N是直線b上的一個動點,MN垂直于直線b,交直線a于點M,這樣上面的問題就轉化成了當點N在直線b的什么位置時,AM+MN+NB最小?由于河岸寬度是固定的,因此當AM+NB最小時,AM+MN+NB最小。這樣問題就進一步轉化為:當點N在直線b的什么位置時,AM+NB最小?通過這個方法,將生活中的問題轉變為數學情境,簡化問題難度,讓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尤其是一些拓展延伸的問題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一個主動思考、愉快求知的活躍狀態。
三、加強對學生的復習指導
初中數學復習課的任務就是把以往學的知識在腦海中串聯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聯系的整體,它的出發點就是查漏補缺,幫助學生重拾遺忘的知識。因此,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復習指導是很有必要的。在復習過程中,首先要抓住重點,突出難點。比如九年級的“二次函數”知識,關于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是重點,運用二次函數分析和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既是重點還是難點,對于這些重難點知識,教師需要讓學生花較多的時間去加深認識,重點理解。其次,在復習過程中要重視以前做過的錯題。這些錯題可以集中反映出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讓學生時常拿出來回顧,可以有效避免錯誤再現。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實踐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教師要重視數學教學的每個方面,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朱佳英.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展開師生雙邊的活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8).
[2]漢桂賢.談談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6).
[3]劉恒洋.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