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作為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學校在開展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這樣在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文主要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分析應用
在新課改進程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傳統的數學教學也無法滿足當代教育發展的需求。而想要滿足身心發展的實際需求,就必須要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從而促使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重視到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多樣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1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
初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到課堂對于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性。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到提問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其是教師能夠和學生進行溝通的主要途徑,所以教師要能夠對良好的問題情境進行創設,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并且要注意的是,問題作為數學教學知識的關鍵部分,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全過程中都離不開問題。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重視到問題情境的創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首先就需要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但是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對于問題情境的創設,更加直觀的將數學概念呈現出來,使學生更好理解其深刻要義。其次,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對教學重難點內容進行突破。這樣在對于問題進行靈活創設的過程中,就能夠使學生得到啟發,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對更多的數學問題進行解決。此外,通過對于問題的創設,還可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在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等方法的應用,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拓展,使其能夠主動的對思維進行創新性的培養,促使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就必須要能夠對良好的問題情境進行創設,促使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2 通過合作教學法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于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開說,其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還要能夠鼓勵學生積極的質疑。只有當學生產生疑問之后才會主動的進行思考,其才能夠得到發展與進步。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重視到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導致學生之恩能夠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自主性,有著較強的依賴性,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新的發展使其,合作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被廣泛的應用在了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其不僅能夠給學生全面的發展進步,尤其是學生個體的社會化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還能夠使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與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性趣。此外,就算沒有問題也要尋找問題,引導學生之間開展探討活動,給予其足夠的課堂討論時間,使其能夠獨立進行審題,合作進行探討,在此過程中教師只需要發揮其指導作用即可。通過對于合作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不僅滿足了新課標下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要求,更是能夠實現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數學理念與解題方法有效融合
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來說,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其教學方法有著非常明確的要求,其核心的教學理念就是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從而實現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而這里所說的數學方法具體來說,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將數學的教學理念進行具體的呈現,就要能夠把數學問題的解決流程呈現出來。而對于數學的學科知識來說,其靈魂就是數學理念。所以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理念的基礎上,將其更好的應用在數學數學問題的解題過程中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數學理念知識。這其實也是滿足了數學新課標中對于學生數學解題實踐能力的實際需求。比如在對“等邊三角形”的相關概念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有教師告訴學生“三角形的三邊相等,就是等邊三角形”,學生是不能實際的進行理解的,只有學生能夠在進行具體的解題過程中,才能夠更好的對“等邊三角形”的概念進行理解和掌握,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就可以更好的對其進行應用。也就是說數學理念與數學方法之間是具有相互促進、相互包含的作用與意義的。在學生對數學方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其才能對于數學理念進行深刻的認識。
4 對教學課堂評估方法進行有效的應用
想要保證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高效性,還要能夠通過對教學信息進行持續的追蹤與評估。而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具有長期性與積累性的特點,其教學效果的判定絕不能僅以教學任務當下的實現情況進行確定的。新課標要求要對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進行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學任務也在適當的進行減少,但是教學效果卻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在對教學效果進行合理評估的過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的評估指標之一就是要對數學的練習結果進行評估,這樣才能夠對教學的實踐、反饋、修正及實踐等進行系統化的評估。教師只有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并將此情況與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對比評估,才能夠實現對于其今后教學方法的完善,從而滿足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尾聲的時候,給予學生一些時間,使學生進行提問,解決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這種補充教學的活動,也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必須要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基礎上,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對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進行建設,發揮出學生主動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提升初中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瑩.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15+119.
[2]陳松青.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簡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7):112.
[3]劉亞玲.淺談初中數學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5(19):70-71.
作者簡介:童美嬌(1974,7)女,籍貫:海南,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二級,工作單位:海口市第八中學,郵編:5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