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源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當前教育的共識,化學作為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化學教師就必須著力進行教學的創新。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教育;思維
創造發明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根本途徑。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川正先教授指出:“獨創能力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關鍵所在。”“為教育性而教”是當前素質教育的共同目標。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就是把學生學習化學的過程設計成創新性的教學過程。下面談談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創新意識
教師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教師具有創新意識是進行創新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應明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改進舊的、傳統的應試教育方法,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教師只有具有創新意識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實施創新教育。在備課工作中,應認真研究如何設計教學方案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然這要花較多的時間,先決條件是教師對教育工作要有滿腔的熱情。教師可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創新教育能力。首先,要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豐富知識;其次,多開展教學教法比賽,其中重要的評分標準是是否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再次,多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教師間互相取長補短,總結經驗,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發散性思維的流暢度(發展量)、變通度(靈活性)、獨創度(新奇成分)三個維度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關鍵要加強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三個維度。
思維的流暢性體現了思想的豐富性。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觀念多,表明思維的流暢性大,反之,思維缺乏流暢性。在化學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進行聯想。一個學生若不懂聯想,學一點就只能有一點,但如果他善于聯想,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對某一典型代表物質知識網絡可進行這樣的聯想:該物質組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存在及制法→價值用途。再如,給出某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讓學生聯想該元素的元素性質以及由該元素組成的單質的性質。思維的流暢性也體現在一題多解上。一題多解能溝通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思維的廣泛性。在示范一題多解時,要注意比較分析多解中的最佳解題答案。比較分析的過程其實就是發展高層次思維的過程。
創造性思維不僅要求思維的數量,還要求思維的深度和靈活性,即思維的變通性。教學中,可指導學生拋棄舊的習慣思維方法,開創不同方向思維的能力,即能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技巧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出一些解題的技巧、方法。
如設計這一道題:已知Na2S、 Na2SO3和無水 Na2SO4的混合物中,含硫質量分數為25.6%,則含氧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此題如按常規方法求解,即直接求氧困難很大。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分子變形法,將各物質分子變形為:Na2S、 Na2S·O3、 Na2S·O4,求出鈉的百分含量,氧的百分含量也就迎刃而解了。在練習上,還可以選擇一些綜合性較強的題目給學生練習,提高學生運用不同方法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思維的獨創性是指想出的主意的獨特程度,或者說不同尋常的程度,即別人很少這樣想。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創新。如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質疑教科書內容或者老師教學過程中的做法。例如,教學中常規實驗,多是從化學教學角度設計出的經典實驗,有些存在著不足之處。如有些實驗忽視了環境保護;有的現象不明顯;有的操作起來教繁瑣。對于這種情況,可引導學生認識改進實驗裝置的必要性,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改進設想。如對于二氧化硫的改進實驗,逐一進行演示,難免泄露氣體,影響人的健康。若將幾個實驗串聯起來做,最后配以尾氣的吸收裝置,不僅可以防止污染,而且易于操作,節省時間,對比性強,提高了教學效果。再如,銅與稀硝酸反應實驗中如何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氣;制輕氧化鐵如何創造無氧環境等,均可指導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改進方案。引導學生改進和創新實驗裝置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引導過程中,教師要愛護勇于提出見解的學生的自尊心,不要因為學生想法怪異或者答案錯得離譜而責怪學生,反過來應給予引導和鼓勵。
三、讓學生多進行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操作技能
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人類的智力是復雜思維的表現,而智力的三個維度中之一便是操作。操作是多種感官協調地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多進行實驗操作,能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教學中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操作,在親自實踐活動中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創新精神。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指出:“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這不僅對他們領會知識和掌握技巧,而且對他們的發展都有重大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答案或者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例如,在演示“輕氧化亞鐵制取以及氧化”這一實驗的教學中,我提出疑問:將一小塊鈉投入硫酸亞鐵溶液中,有何現象出現?如何操作能使制得的輕氧化亞鐵沉淀保存較長的時間?學生通過思考后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不給出答案,而是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證實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訓練了他們的創造性實驗操作技能。
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需要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不斷改革和優化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