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
【摘要】21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深厚的信息素養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對職業教育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需要,在職業教育計算機入門教學中,如何面對新入學學生,從現狀和問題中突破教學瓶頸,提高學生對職業教育過程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正確認識,增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將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
【關鍵詞】職業教育;計算機課程:創新關鍵
在職業教育過程中,計算機課和其他課存在著許多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課程的實踐性。職業教育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快地適應就業,按照職業教育計算機課教學大綱的要求,自上世紀90年代起,開設計算機課程以來,計算機課程已逐步成為職業教育中一門獨立的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學科。為了教好這門綜合性課程,本人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認為課堂教學必須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優化計算機課程教學結構
計算機教學結構不等同于其他課程教學結構,新入學學生對計算機知識還是知之甚少的,因此四十分鐘的教學結構的安排應為,傳授新知識約十分鐘左右,學生自己掌握新知識練習應兩倍于傳授新知識的時間約為二十分鐘,少于二十分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就不徹底。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解決學生在練習時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后花五六分鐘的時間把新的知識再演練一邊,同時著重講清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最后利用剩余的時間布置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二、強調傳授新知識的時間與學生上機時間的比為一比二
計算機課不同于其他學科,聽講和操作的有效組合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不二法門,學生新知識的掌握是建立在操作熟練的基礎上的,沒有上機操作,計算機理論就等于沒有去驗證。計算機作為人類計算與思維的通用智力工具,使人類的智能獲得了空前的發展。計算機與基礎教育相結合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職業教育的大趨勢。電腦作為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作為新的現代化基礎工具,誰不重視它的普及教育,誰就會在人才的激烈競爭中處于十分被動的地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不落伍,要想躋身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決定因素是其民族自身素質的提高,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素質的競爭。現在“科教興國”的號角已經吹響,中華民族的騰飛大有希望。計算機在職業教育中的普及正是“科教興國”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
三、優選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學習情趣的培養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學習《認識計算機》一課時,由于學生初次接觸計算機課時,大家都懷有一種畏懼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計算機將來可以用來干什么,更想切身體會一下操作計算機的樂趣。青少年學生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動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我抓住這一契機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們了解計算機嗎?”“計算機在將來就業中有什么作用呢?”,學生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接著我再利用教學演示光盤,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腦世界,通過觀看,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畫圖、制作動畫、編輯聲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這時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氣氛活躍,從而J頃利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四、組織協作學習,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比喻,他說:“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了兩種思想。”通過合作、交流,每個人很可能得到一個,甚至幾個“金蘋果”。這實際上包含有協作學習的意思。在帶領學生上第一節計算機課時,我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首先分組,將幾個同學分為一組,并告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開展小組競賽的活動,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好勝心,并促進同學間的團結協作,只有合作愉快,才能獲勝。同學問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困難,互相指正錯誤。共同進步,這樣掌握知識又快又好。
五、加強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前,面向新世紀的職業教育的重任。首先是推進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計算機的發展日新月異,在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中,必須在重視計算機的基礎教育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如計算機信息技術中的操作系統知識、打字基本功的操作、畫圖工具箱的應用、圖塊的操作等,都是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生有了這些基礎,就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信息技術,同時也是學生創造力的源泉。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已成為職業教育科學創新教育的主渠道。作為與創新教育有著“天然結合”計算機學科應當擔起這個重任。鼓勵、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有效方法。
六、盡可能向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材料。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新力
在計算機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實際,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求新出異,提高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另外,計算機學科還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教師在職業教育教學中不能將眼光僅僅局限于課本,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認真實踐,及時總結,才會有創新,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才能為培養21世紀實用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