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琪
【摘要】“語文”是小學學習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而且也有助于學生個性化方面的培養。長期以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要求統一,指導較為整齊規劃,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個性化及個性思維的發展,而且可能導致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基礎教育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更好地落實個性化閱讀教學。老師要對現有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更新升級,保證小學生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最終實現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目的。
一、借助自主批閱的閱讀方式,幫助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培養個性
自主的批注閱讀方式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參考課文的整體難度水平來選擇較為簡單的課文讓學生進行更加獨立自主的批閱誦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較為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重點圈劃,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對課本內容的掌握和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例如,在學習關于春雨的色彩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來向同學展示一些關于春天的場景,營造出一種春意盎然的情境,更好地將學生引入到學習的狀態,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后讓學生使用自助批注閱讀的方式來進行接下來的學習,而且要及時的提醒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認為和春雨描寫有關的句子進行標注,也可以標注出自己較為感興趣的句子。學生會懷揣著一種對春雨美好的思想感情以及對課文內容的期待去閱讀,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進行自我思考,這種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方式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十分的高漲,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構建問題空間,讓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個性
在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以往的思維方式中得到解脫,不要再被以往的學習思想所束縛,在獨立自主的問題思考過程中獲取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有助于更好地發展和培養自己的個性。所以,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合理地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要不斷地開拓學生的個人眼界,保證他們的個性可以得到有效的發揮。舉個例子來看,在學習“關于養花”的相關內容的時候,該文章主要是講述了作者在實際的養花過程中的一些趣事,展現出了作者對于生活的喜愛。當學生大體瀏覽一遍文章并且有一些印象之后,老師可以向學生拋出一些較為科學合理的問題。比如“為什么憂傷和累在作者的眼中也認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樂趣?大家在實際的生活經歷中有沒有和作者相似的感受或者是經歷?”這個問題的設定十分貼合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且也不拘泥于文章,擴大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空間和范圍,這樣就會有很多的學生聯想到自己的實際生活,比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可以在思想上和作者達成一致,這些體現了閱讀和生活有效交融,有助于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意義以及個性。
三、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閱讀感受,讓學生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個性
小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受都會受到自身情感經歷、個人閱歷和思維模式的影響,老師在實際的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敢于大膽地表述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要將自己的個性進行有效的張揚。舉個例子來看,在學習關于“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有益的問題,比如父母對于巴迪的第一首詩在評價中出現了很大的分歧,針對這個情況,請問大家有什么想法。接著學生就會展開較為激烈的討論,表達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感,一些學生會說雖然父母的意見不統一,但這都體現出了父母對于巴迪的愛;還有些學生說,他媽媽的評價超過了實際情況,這會讓孩子驕傲自滿,最好的方式就是對巴迪既可以有肯定的一面也可以有否定的一面,這樣才能夠幫助巴迪更好地成長;還有些學生會說,他爸爸太過于嚴格,這對孩子會造成一定的打擊,不利于孩子的興趣提升;有些同學覺得巴迪沒有自己的主見,過于的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等。學生們這些所想所感的表達都是依據自己在閱讀中的體驗,這些答案沒有統一的標準,老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結語
根據上文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方式有助于小學生的全面化發展,有助于改善小學生語文閱讀效率和質量低下的現象,而且也可以更加全面地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有助于學生養成更加優質的品德,這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發展也是一個尊重。所以,老師要積極地指引學生去完成大量的閱讀,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