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忠俊
【摘要】茶文化不僅是中國文化的體現,還彰顯了“品鑒”的意義,因此,圖書館必須拓展茶文化的書籍,并有效引導學生基于書籍了解中國的發展歷史和文化歷史。本文就茶文化進行探索,并提出圖書館豐富茶類書籍的必要性及其優化方法,以期為鑒。
【關鍵詞】茶文化;茶類書籍;審美能力
學習茶文化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基本品德,還有益于學生熟悉茶藝技能,充分感受自然的真諦,并在學習過程中反思自我、提高自身的修養。中職學生的文化素質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在技能教育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并在文化探索中養成良好的品德,進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拓展。
一、拓展茶類書籍的必要性
(一)塑造良好的道德規范
中國茶文化是對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思想拓展,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以禮儀為核心的基本內涵。因此,茶文化的有效拓展,能夠促使學生的道德規范得到全面提升。如漢朝將佛教的“坐禪”文化作為傳統養生品,進而形成一套豐盛的養生之風。同時,茶文化是禮儀文化的一種表達模式,通過茶具、茶畫、茶書的形式將禮儀內容融于茶元素當中,進而形成了系統的文化禮儀。因此,茶類書籍的有效拓展能夠促使學生在深入書籍的查閱中細化道德的素養,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優化審美能力
茶文化的體現形式不局限于“品鑒”,其內涵能夠通過繪畫、詩詞、雕刻、音樂的形式將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行融合,進而在空間內形成具有審美價值的茶文化內涵。另外,通過書籍的呈現,促使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美的茶文化的表達,并在斟茶流程中感受行云流水的操作,進而深入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內涵,實現了中職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知識體系
首先,通過書籍的查閱,有利于中職學生了解世界茶文化和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引導學生在查閱過程中掌握系統的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其次,茶文化的有效拓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溝通水平和交流水平,了解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再次,通過系統地了解茶元素,引導學生熟知泡茶的要求和泡茶的注意事項,進而貫徹積極向上的、養生的生活品質。最后,茶文化的有效探索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技能支持。
(四)集體意識的構建
茶文化是基于藝術和文化的拓展,學生能夠在茶文化的理解過程中熟悉集體的內涵,并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進行分工與協作,實現學生整體意識的有效拓展。通過書籍對泡茶的操作進行講解,促使學生在理解理論的過程中進行系統實踐,進而彰顯“天人合一”的內涵。此外,茶文化的有效拓展能夠促使學生之間的關系得以改進,在溝通、交流環節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有利于學生核心素質的提升。
二、豐富圖書館茶類書籍的建議
(一)營造“茶文化”意境
構建專屬于茶類書籍的環境,并創造幽靜、古樸的空間特色,促使學生在意境感知中進行茶文化的理解。同時,教師要將莊重的特色融入茶類書籍的空間當中,使學生在了解茶文化的過程中對中華文化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另外,對茶類書籍進行優化甄選,從茶文化的發展歷史、茶文化的禮儀特色、茶文化的養生價值、茶文化的健身功效等方面出發甄選書籍,引導學生全面理解茶文化的內涵,進而促使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文化素養得到提升。
(二)加大資金投入
中職學校要加大對“茶文化”書籍的資金投入,以文化為核心,構建完善的資料室,使學生在線上、線下的茶文化的探索中對茶文化的意義有系統的認知。同時,教師要以教育部的發展規劃為指導,收集多元化的書籍,進而促使學生在理解茶文化中拓寬基礎視野,實現個人素養的提升。另外,學校應豐富校企合作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探索中了解茶文化的實際內涵。
中職院校可以構建系統的茶文化學習課程,促使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文化的品鑒,并通過書籍閱讀的方式,對茶文化的發展內涵有全面的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全面素養。另外,中職院校要提高書籍管理與維護技術,構建系統的維修保養、維護機制,為學生參閱圖書提供更多的便利。
(三)數字化建設
中職院校要加強數字化建設,對圖書館的圖書進行技術錄入,使學生能夠通過圖書管理系統進行數字化信息的查詢。另外,圖書管理人員要對圖書進行系統的分類,并有效收集關于“茶文化”的網絡期刊、電子文檔、視頻資料,使學生能夠在數字化系統中進行書籍查閱。同時,中職院校可以舉辦關于茶文化的討論會,在討論中引導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進而積極完善學校圖書館的茶文化書籍。最后,要積極弘揚茶文化的重要意義和研究方向,提高茶文化的研究能力,使圖書館內的“茶文化”書籍得到全面的拓展。茶文化書籍的拓展有利于學生情感、道德、修養、文化技能的全面提升,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結語
茶文化的有效拓展能促使學生深入自然,并感受自然的意境,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審美能力。茶文化的拓展還能豐富學生的人文、社交生活,進而充分貫徹藝術教育的內涵。因此,必須有效增加中職院校圖書館中茶類書籍的數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