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
【摘要】曾經有—位名師說過“一堂優秀的課是要用自己的一生來準備的”。顯然,從這句話里我們深刻感受作為一名老師——學生心靈的啟蒙者,只有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眼界、不斷鉆研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發展;課堂有效性
隨著職業教育計算機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新時代對專業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社會就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一、備課是有效的課堂教學的前提
“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這就要求老師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為每一堂課做準備。首先,要參閱教師用書,明確課程重點和目標。思考如何用巧妙、直觀的方法,層層突破,輕易地化解難點,讓學生理解接受。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預見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和反應,想出解決的對策。在打造精品課程的過程中,需要個人先進行備課,再經過多次集體備課,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激發探究欲望
(一)讓知識聯系生活
教學要與生活緊密聯系,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中介,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以及知識的運用,使學生懂得知識真正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進而真正地喜歡上學習。
(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練習
學生親自動手,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增強了主人翁意識,體會到團體合作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了想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在打造精品課程的過程中,還要善于設計多項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提高和加強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和課堂機智
同樣的教學設計由不同的教師來教,效果不同,因為課堂上會出現許多無法預料的問題,這需要考驗教師的基本功和教學機智。課堂駕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所以教師要學習有關的教學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注意平時課堂上一些情境的積累,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多向一些優秀的教師討教經驗,增加自己課堂駕馭的能力,更好地引導學生的思維。
四、多元整合,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準備工作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
(一)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地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最后,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
(二)師生角色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成長的主體。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就難有學生的自主發展,課堂中雙主體在不同層面上不斷協調和共同發展。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感。
(三)教學結構
有效的課堂教學結構應是線性教學設計和組塊教學設計的有機結合。前者代表傳統的教學設計觀,以教師的教為出發點,以教學主線為軸貫穿全課,教學設計嚴密,教學步驟細致具體;后者代表現代的教學設計觀,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以“教學塊”或言之“學習單元”來組合構建課堂,一堂課可能是“多塊”,也可能只是“一塊”,更體現一種主題學習的風格,凸顯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互動。倡導多元的組塊教學設計,但也不放棄一定范圍內的線性教學設計。
(四)教學方式
有效的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科學地教”與“學生科學地學”兩重標準。職業教育計算機教學現行常用的方式有問題教學法與實踐感悟法。我們要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式。問題教學法重視教師的引領,較適于比較理性的課程,較適于對課程作線條的處理,以導教之;實踐感悟法重視學生的操作自悟,較適于比較感性的課程,較適于對課程的精彩細部進行教學,以研讀之。
(五)教學資源
有效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教學資源包括文本資源(教材資源與擴展閱讀資源)、媒體資源以及人的資源(主要指師生的資源)。課堂中教師應重視師生共有資源的開發,更應重視開發教師自身的資源。
五、自覺反思,提高教學監控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價值判斷行為。課堂教學監控行為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整學習方向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進教師自覺形成教學內省力的一種方式。教學監控行為應該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僅僅是在教學活動之后的一個教學反思。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涉及對學生課堂學習實效的監控與對教師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前者的重要內容就是評價。這種評價首先是一種完整的評價,包括激勵和批評;同時也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評價,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機械頻繁地評價;還應該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對于教學監控的后者而言,應從自我評價、問題反思、教學重建三個方面人手,建立有效的教師反思機制,引導教師評價自己的活動,一方面勤思考、勤動筆,養成教學反思習慣;同時,根據教學情況適時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預案;另一方面加強反思的交流與研討,從反思中得到啟迪和升華,取得進步。
綜上所述,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師追尋的目標,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勤奮、認真、鉆研,才能讓課堂教學越來越有效。通過精品課程,教師在不斷研磨的過程中提高了自我,這對其自身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