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上的變化是相當大的。他們的自我意識都有了相當高的提升,而高中階段對于他們而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來自于家長的殷切期望的壓力、學習上的壓力等都會給學生們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學生們除了跟家長接觸的時間比較長之外,接下來就數班主任和學生的接觸的時間最長了,一般高中生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存有一定的隔閡,所以高中班主任對于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本文即將討論的是我對于高中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心理輔導的方法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輔導;班主任
以下是我針對于高中的班主任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所總結出來的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 在輔導的過程當中應當尊重學生
對于高中生而言已經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了,個性化是極為突出的。在對于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的過程當中,師生人格平等的體現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若是持有居高臨下的態度,雖然對一些難題見效很快,但事實上,學生的內心實感根本就沒有得到宣泄,最為根本性的矛盾沒有進行根除,只是對于事件的表面所存有的問題進行了表面化地處理,這樣不僅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導致師生之間出現了代溝,這樣更不利于師生之間的合作,師生同時都會因為這樣的處理方式而感到挫敗。對于學生的尊重則是這樣的,平等地去看待學生不會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外貌等等的一些外部的因素而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要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老師還是挺關懷自己的,從而自發地產生積極進取的心理。班主任的歧視和對于某些學生的偏愛,都會使得學生產生一些的負面情緒。比如說造成自負心理、妒忌心理、自卑心理等等的一些消極心理的產生。通過了解分析到:部分的學生認為在于班集體中層次的分化很是清晰,即便是自己有上進的想法,但一看到老師對待自己的態度,那種上進心也就隨之消逝了。所以作為班主任應該正確地認識到這一點,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這樣的心理教育才會有一定的效果。
二、 應該懂得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指的是班主任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問題。這樣學生的內心的感受就能夠很容易地流露出來了,對于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就能夠更加全面地解決了,有利于學生內心矛盾的有效化解。班主任的“感同身受”會使得學生們與老師之間的代溝變小甚至是消除。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只要通過“感同身受”就能促成師生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這樣若是學生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就有可能及時地發現及時性地解決了。
三、 對于學生的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需要刨根究底
“因果律不僅僅針對于現象界來說很適用,對于精神界也同樣的適用。”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處在一個不是很成熟的狀態之中,自我的意識又是相當的強烈,對于學生的錯誤的看法、觀點以及和社會規范相悖的行為,只是通過言語上的教訓,只能從表面去解決問題,而對于實質性的問題并不能夠徹底地解決。班主任需要刨根究底,從問題的產生原因,并且通過對于這些原因的深層的剖析,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在一個高中班主任那里我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案例:他告訴我以前有一個男孩來找過他,那個男孩跟他講在自己一旦受到侵犯的時候,他就會失控,不由自主地就會尋找一些東西來襲擊對方,這件事情使得他感到特別的煩惱。通過了解,原來在他很小的時候,有幾個孩子將他推倒在地便是一頓猛打,情急之下,他就順手摸到了一個磚塊砸了過去,才使得那些孩子迅速逃掉了。自從這件事情發生以后,那個男孩就有了拿東西襲擊別人的沖動。當我們把使得男孩變成這個樣子的根本的原因找到之后,他能夠認識到這是一種不正常的行為,并且還能夠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透徹地分析和反省,進而經過班主任的心理輔導,這個男孩的這種不良的習慣很快地就改掉了。
班主任針對心理輔導工作,班主任要是能夠做到針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刨根究底的去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就能夠使得學生的行為步入到正軌當中,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會在質量上有一定的提高而且還能夠提高其解決的效率,自然的也能夠使得師生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四、 討論式的溝通是班主任在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不可缺失的
無論是什么樣的階段,學生都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之中以主人的身份出現,班主任需要協助學生去看待在于學習或者是生活之中所出現的種種的問題,要使得這一目標能夠更好地去實現,那么就離不開討論式的溝通方式了,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解決學生當前所出現的困惑,對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起到培養的作用,從而使得學生在日后的成長的過程當中還會有一定的受益。
五、 教師也要學會和家長進行一定的溝通協作解決學生所存問題
在班主任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問題,那么如果通過從家長那里了解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那就特別的方便了,而且還可以通過這些來增進家長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方法不僅僅能夠使得問題從根本上行之有效的解決而且還能夠通過這個渠道了解到學生是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生長環境之中,這些對于班主任對于日后的心理輔導都能夠提供一系列的幫助。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班主任在于心理輔導的過程當中班主任最終都要找到產生此問題的根本性的原因,以上的這些方式都是來輔助班主任進行原因查找的,所以說要真正地使得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那么班主任就需要著手于學生身邊的人以及環境對于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層次地剖析來解決問題。希望上述的見解為從事于此行業的老師,對于學生的心理輔導之上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何曉曉.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的過程當中應注意的問題的研究分析[J].心理學研究學報,2015.
[2]范明剛.高中學生心理問題應如何根除[J].高中學生心理學研究,2014.
作者簡介:邱翠蓉,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