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全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工作需要進行改革,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所提出的要求。教師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擁有更強的個人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趣味教學法便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趣味教學法的使用,能夠讓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使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 趣味性
趣味教學法的使用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需要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等先進教學方法予以配合,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學習氛圍當中,有效提高自身能力。趣味教學法的使用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讓學生在合作當中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一、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多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但是很少有學生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其實教師活動教師適度的進行問題引導,能更好的強調課堂教學的主體性,也能讓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否則現在教師只是知道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也只能通過聽課的方式進重復和機械性的學習,但在課堂上則沒有學習主動權。使用傳統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也不利于學生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因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情況下,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1]。
例如,在學習奇函數與偶函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奇函數與偶函數的圖像有何區別,學生從數學角度進行思考,發現圖像的最高點與最低點有不同之處。教師然后再引導學生,從其他的角度思考,是否通過圖像能觀察出奇函數和偶函數圖像的不同之處,教師讓學生從圖形形狀上看,學生雖然有所啟發但是還略有疑惑,教師讓學生思考若從中心對稱和軸對稱的角度思考,能否有所收獲,學生在教師的提問與引導下,不斷地思考,最后有學生觀察到,奇函數的圖像是中心對稱圖形,而偶函數的圖像是軸對稱圖形,原來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此。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期間,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在教師層層引導下,不斷地深化知識認知,對知識有新的了解,進而能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學習有新的興趣。
二、創設良好情境,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高中數學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并且需要學習的知識點也非常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圖片、播放音樂和動畫、視頻等等,利用這些生動形象的方式將數學知識點展現出來,在良好的情境當中讓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并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學習的更加輕松。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并培養學生主動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當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情境與氛圍當中開展合作學習,將更多的教學時間還給學生[2]。
例如,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教師便可以進行如下情境的創設: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個工廠的圖片,讓學生對圖片當中的內容進行觀察,并提出引導性問題:如果這個工廠每年的總產值都比前一年增長9個百分點,那么要經過多少年,這個工廠的總產值便能夠翻倍?提出這一問題之后,教師將這一工廠每一個年度的總產值相關數據展示給下學生,并要求學生采用數列知識進行解答。通過這樣的要求和引導,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當中,并在良好的情境和氛圍當中,通過自主探究的形式將問題有效地解答出來。
三、以生為本 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中最為嚴重的問題是,教學要以考試為核心,要以分數為最終的目標,特別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整體存在感不強,所以教學活動中要以師教生,做到學生為教學主體,這樣能避免教學中出現學習僵化的局面,進而讓整個教學活動失去活力,使得學生在被動學習中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學活動中為能更好的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就要做到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其列為教學的頭等大事,以興趣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力,進而能以基礎課堂設計的形式,讓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使得學生能在教學中獲得地位的提升。
例如,在“等比數列”相關內容講授期間,教師可以引入有趣的小故事,讓學生對等比數列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知,教師先要為學生講授的故事是,在古時候一位詩人,每天在寶塔下面看星星,看到星空下的寶塔十分美麗,寶塔上的燈光與星星遙相呼應,甚是好看,此刻這個詩人心中產生疑問,這個寶塔到底有多少層呢?于是他就寫了一首詩,高聳寶塔有七層,每層都有紅光燭,每層燭數成倍加,數一數,一共三百八十零一燭?教師讓學生計算,寶塔上到底有多少盞燈,并告訴學生其實古人就開始思考身邊的數學,并對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有所關注,且探究出一套先進的數學方法,以解決數學問題,并讓那個學生思考今天是否能用數學方法解決此問題呢。
學生在故事的指引下,開始信心滿滿的解答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討論小組,討論解題方式。這道數學題是將寶塔看成是等比數列,寶塔的尖燭數記錄為a1,第二層則記錄a2,然后以此類推,現在知道已知的數列有七項,而七項的和能達到381,求a1的值,學生將詩詞轉化為數學語言,這樣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四、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能力
趣味教學的開展必須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開展數學知識的學習,才能夠在學習當中更好地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發現生活當中存在于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并加以有效解答,最終形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有效教學目標。因此在開展趣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視生活化元素的融入,重視所提問題與實踐活動的趣味性。
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實踐活動。如讓學生在一條街上選擇一個街口,并采用隨機調查的方式對100個人進行數據統計,并計算出有吸煙習慣的人,出現在這一地區的概率、穿襯衫的人出現的概率等等。之后,再讓學生將這一實踐活動進行總結,找出其中所包含的知識點與規律,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分析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計算方法和統計方法。再如,在學習點線面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工程圖紙進行有效教學。教師要將圖紙內容與完工的真實建筑進行對比,并利用Flash將這一建筑物從打地基到完工的每一層的建造展示出來。學生在對這一Flash進行觀察時,一定會有非常大的興趣,并集中注意力進行觀察。當學生觀察結束之后,教師便要讓學生展開討論,歸納并總結其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將能夠更加有效地認識到:所有的空間物體,其構成的最基本元素都是點線面。當學生認識到這一規律之后,便會對空間幾何體有新的認識,能夠從更多不同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出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從根本上讓學生掌握空間幾何體相關問題的解答方式。使得學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結束語:
趣味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能夠發揮出非常有效地作用,能夠讓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教師需要將多種元素融入到教學當中,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有效完成,提高教學趣味性。
參考文獻
[1]張飛.增強高中數學教學之趣味性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3(15):3-5
[2]徐浩.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方法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0(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