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佳 代鳴 邱嵐
摘 要:為了切實提升微格教學的實效性,在采用微格教學模式對學習者進行技能培養的同時引入模塊化教學模式,文章簡要分析了兩者的關系及異同,提出了兩種教學模式協同育人的意義,并初步構建出了兩種教育模式協同育人的模式圖,以期拓寬微格教學途徑,高質量實現師范生學習者的技能培養。
關鍵詞:微格教學;模塊化教學;協同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0-16
一、前言
近年來,教師崗位專業素養的要求緊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如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學教師的定位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教材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等。諸多研究重點關注師范生教育觀念、課程體系的改革及評價,都在為培養未來合格的中學教師做儲備,教師尤其要充分緊抓學生實習前的機會,構建有自身特色的教師教育模式。
二、微格教學與模塊化教學的關系
微格教學作為一種可短期提高師范生基本教學技能的有效途徑,已經深入高校師范生教學實踐課堂,是一種利用先進的影音設備等現代教育技術在特定時間(5~8分鐘)、特定空間下對師范生或新進入教師崗位的學習者進行教學技能訓練的控制實踐系統[1],是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引進的先進教學模式。微格教學也可利用便捷式的智能手機、小型錄制課堂等方式進行,因其便捷性強、成本低廉、教學效果好等優勢被廣泛使用。
模塊化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探索比較早,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通過模塊課程實現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有兩種類型應用得比較廣泛,一是“任務模塊”,即以崗位任務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的實際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為主線實現的;二是“能力模塊”,即以執行能力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應當具備的認知能力和活動能力為主線進行的。這種模式能夠雙重體現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根據師范生人才培養的目標及社會需求,通過模塊課程間靈活合理的搭配,培養學生寬泛的基礎人文素質、基礎從業能力,進而培養其合格的專門職業能力。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具有能與學生的職業生涯架構直接聯系、極大縮短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期的優勢,近年來深受高校的重視,尤其在高校人才培養課程的改革中運用得較為廣泛。
綜上所述,模塊化教學的范圍比微格教學的廣泛,微格教學可謂模塊化教學的子集,不過兩者教學目的相同,都是基于學生技能的提升訓練而實現的,進而提高學生的某項能力,都與培養者未來的職業能力建立直接關聯;區別在于兩者開展的途徑不同,微格教學借助錄像設備等現代教學技術實現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而模塊化教學是依托模塊課程群,通過互有關聯性的課程群集中教學進而培養學生特定的技能,提升相應的職業能力,具體如下表所示。
三、微格教學與模塊化教學在師范生教育實習前協同育人的意義
從前面兩者的關系研究中得知,微格教學比較注重學習者后期的實踐,而模塊化教學更側重構建課程群,從而進行理論培養,將兩種教育目的相同的模式進行結合教學,對學習者能力的提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兩者的不同側重點進行結合,創新育人,可使微格教學落到實處,更深層次地提升學生的不同職業技能,也可拓寬微格教學途徑,兩者協同育人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1.有力地實現了學習者在技能提升中的意義建構
建構主義的最終指向是實現“意義建構”,即關注學生的意義方法上的建構,利于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領悟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2]。這種在特定的環境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技能的主動建構,為學生快速、高質量提升技能提供了直接的理論基礎。以師范生為例,雙重利用模塊化教學和微格教學利于學生在教學技能的掌握和沒有掌握中形成認知沖突,最后通過發現問題,進行多次實踐,強化教學技能,實現認知平衡。總之,可利用建構理論指導微格教學與模塊化教學協同育人模式的開展。
2.拓寬微格教學途徑,提升實效性,快速實現學習者向職業人的轉變
目前,微格教學的途徑大多研究的側重點在微格教學能力培養、過程性評價及對微格教學資源的研究,很少研究微格教學課程群,通過前期模塊化課程群的理論鋪墊,再進行后期微格教學的實踐鞏固,不僅可以拓寬微格教學途徑,給學生帶來技能培訓的新視野,也能通過一體化教育與實踐提升微格教學的實效性,將兩者結合協同育人能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最大成效。
四、微格教學與模塊化教學協同育人的模式構建
通過前期模塊化課程群的理論鋪墊,再結合后期微格教學實踐的鞏固,可實現兩者的結合協同育人,從而加快學習者向職業人的轉變。初建的協同育人模式如下圖所示。
該模式的構建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構建途徑有兩個:
1.學習者技能的初培養階段——重模塊課程群的構建
即調查各專業學習者人才培養流向的職業方向及職業需求,反推此專業人才培養所需的職業技能,根據技能需求構建教學課程群,進而通過系統化課程群的教學實現模塊化教學,充實學生的理論儲備和相關技能,進而實現學習者技能的初培養。
2.學習者技能的再培養階段——重微格教學技能的實踐
有了系統理論的支撐,學習者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或者創新教育技術即利用便攜式的手機等可錄像的設備,進行多次地微格教學實踐,將模塊化教學的理論與微格實踐相結合,進而培養學習者的職業技能,加快學習者向職業人的轉變。
五、小結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人,培養社會職業所需專業技能的人,將微格教學與模塊化教學兩種教學模式結合育人,更有利于立足社會需求實現培養目標,雖然將兩種協同育人的模式已初步構建,但該模式的實踐可行性還有待進一步實踐研究。
參考文獻:
[1]崔 鴻,楊 華,王重力.生物課程教育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52.
[2]張俊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語文教學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