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及法制觀念的普及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逐步受到關注和重視。但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博物館工作人員要深入研究,大膽創新,切實提高文物保護工作質量和效率,增強新形勢下博物館的發展動力,使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更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新形勢 博物館 文物保護 有效措施
博物館文物是中國文化傳統瑰寶,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匯聚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精髓,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科學研究價值。因此,做好博物館文物的保護工作意義非同尋常。
(一)博物館文物保護可以產生經濟效益
文物保護工作的良好開展是博物館能夠正常運營的前提和基礎。同時,文物保護工作還能夠為博物館帶來經濟效益。首先,文物保護工作開展的好,可以使博物館通過門票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同時,博物館還可以出售與文物相關的書刊、影像制品以及手工制品等等,以此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其次,博物館通過良好的經濟收益影響并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產業的發展又會為博物館帶來更多的間接經濟效益,促進博物館更好的發展。
(二)博物館文物保護有利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新的形勢下,博物館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代表。因此,做好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可以使博物館得到良好的發展,博物館的良好發展又可以促進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宣傳。一方面,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博物館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城市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博物館的良好發展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同時,還能夠帶動相關文化行業的發展,進而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一)科學技術的使用忽略人的力量
眾所周知,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要做到“三防”,既“人防、技防和物防”,只有將這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可是在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常常是非常重視技術手段的使用,而極大地忽略了人防的重要性,忽視了人這一重要因素的作用,因此很難使文物保護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不健全的保護法律法規
我國的法律體系一直處于不斷建設和完善之中。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善而健全的關于文物保護的專門的法律法規,因此文物保護工作的很多方面內容都沒有明確的法律進行規范和保障。所以,一旦文物保護中出現問題卻無法依照法律來進行追責。所以導致當前文物保護工作中常常出現混亂的局面。
(三)保護的觀念尚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
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對文物保護意識的差異,使得當前社會中人們對文物保護的狀態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同時因為地域差異及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也使文物保護的觀念未能得到廣泛的推廣和認同,文物保護工作開展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一)加大文物保護資金投入
博物館中的文物大多數都是世上的孤品,對歷史和現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價值是其他物品所無法替代的。因此文物保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國家和政府要對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給予資金上的大力支持,以確保文物保護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博物館方面也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把文物保護工作認真開展起來。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不能為城市的發展在短期內帶來經濟效益,但是可以通過博物館建設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文化氛圍,促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從而使城市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二)以人為本,提高藏品科學保護水平
第一文物保護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文物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保護,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使文物得以更好的保存。第二要加強文物保護的軟件建設。文物保護中,最重要的軟件建設就是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因為所有的科技應用與操作都需要人來完成。因此,文物保護工作要加強人才建設。首先要重視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上崗后不僅要進行文物保護工作專業技能的培訓,更要進行愛崗敬業的培訓。其次,博物館可以采取優惠政策,并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招進人才,留住人才。再次,要拓寬渠道搭建成長的平臺。通過與國內外博物館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文物保護的先進經驗,提高文物保護工作水平。
(三)加強文物保護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規范的文物保護制度是文物保護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本保證。目前,我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最急需建立的制度就是文物的提取和交接制度。在實際工作中,文物提取時必須對出庫時間、地點、提取人員等內容進行詳細的登記,同時對提取的文物的年代、編號、特征等進行逐項記錄。文物交接記錄也要準確核實,不能有任何一點馬虎,以確保文物保護工作責任到人。
(四)完善修復檔案
每一件文物都要建立對應的修復檔案。檔案要對文物的發現、發掘、收藏、修復等方面進行詳實的記錄,不僅要有文字記載,還要配上相應的圖片、影像資料等。這些對于文物的修復與收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總之,我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已經進入了標準化的軌道,今后要積極思考,大膽實踐,努力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質量,促進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良好有序開展。
[1]牛明.試析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趨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3).
[2]黃輝.博物館的文物保護研究[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06).
[3]孫璐.淺析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趨勢[J].黑龍江史志,2014,(21).
[4]姜偉寧,朱小曼.淺談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J].中國科技縱橫,2016,(12).
[5]王岳.淺議當今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的發展趨勢[J].黑龍江史志,2015,(07).
(作者簡介:史永梅,本科,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研究方向:歷史文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