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 曹湘 高峰
摘要:目前,不少本科院校電子類專業均在本科培養方案中有創新學分的設置,獲得該學分的條件大多是完成幾個簡單的電子設計作品,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該類創新學分被設置在高年級,此時學生正準備考研或者找工作,精力分散;第二,完成電子設計作品的開放實驗室或科協管理比較混亂;第三,學生動力不足。
關鍵詞:創新學分;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一、 引言
創新是國家進步和科技發展的核心動力,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學也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此,不少高校在其人才培養方案上均有創新學分的設置。本文針對電子類專業創新學分的教學進行了一些研究,發現目前我國本科院校的該類創新學分的教學還是有些許不足,造成創新學分的設置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該類創新學分通常被設置在高年級,此時學生在準備考研或者找工作,精力比較分散,導致完成的電子設計作品質量不夠高;第二,要完成電子設計作品,不僅僅是在課內聽指導教師對電路基本原理的講解和對完成該電子設計的電路進行提示,更為重要的是在理論課后,進入實驗室或者能完成該電子設計的團隊(例如:各種電子類科協),通過購買元件,畫PCB電路圖,制作電路板,焊接元件,調試等步驟才能完成一個電子設計作品,而目前不管是開放實驗室還是學生自主的科協的管理都比較混亂;第三,由于要兼顧大多數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該電子設計,獲得學分,往往給出的設計類題目比較簡單,對學有余力想參加各類電子設計競賽的學生存在“吃不飽”的現象,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針對目前大多數本科院校創新學分教學差強人意的現狀,基于本人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提出對本科院校電子類專業創新學分教學改革的方案。通過將該創新學分調整主要開設在低年級,保留部分在高年級,加強開放實驗室和學生科協管理;布置跟各類電子設計競賽難度相當的題目,并提供線上的指導等措施,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同時也為學院選拔參加各類電子競賽的學習組隊打開平臺,增強學校在各類比賽中的競爭力。
二、 本科院校電子類專業創新學分教學改革方案
(一) 本科培養方案關于創新學分設置的改革
目前,創新學分主要被設置在高年級其主要原因是需要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完成對電路基本理論、電路基本原理的學習,為后面的綜合性電路設計奠定基礎。但對一些學有余力,立志參加各類電子設計競賽的同學這個時間就稍顯晚些。在高年級的時候,學生也往往面臨著就業,考研的壓力,使其無法集中精力研究電子設計和準備比賽。所以可以嘗試在本科培養方案中將該類學分下放到低年級,同時保留部分到高年級的方案,既可以滿足學有余力的同學的需求,也可以滿足學習能力欠佳同學的畢業需求。
(二) 加強對開放實驗室和學生科協的管理
隨著智能化設置的發展和應用,可以考慮引進一套智能化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該系統包括實驗室管理軟件系統和采用基于生物特征諸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的門禁系統。
實驗室管理系統主要提供開放實驗室和學生科協空余時間段的預約功能。同時給予指導老師學生進入實驗室的工作時長信息,給老師最后評分提供平時表現的參考數據。最后,該系統提供各開放實驗室和學生科協管理人員導入學生生物特征,以便學生順利進入實驗室。
(三) 建立線上溝通平臺,沖刺高難度題目
在實踐過程中,指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較高難度的思考題,該題目的來源可以為歷屆電子設計競賽中的題目,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動手能力。此類在完成過程中學生肯定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困難,此時需要建立一個線上平臺,方便指導教師與學生及時溝通,幫助學生解答疑問,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
三、 結論
本文針對目前大多數本科院校創新學分存在的學生精力分散、實驗室管理混亂、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等不足,提出了電子類專業創新學分教學改革方案,主要從創新學分設置、引入智能技術加強開放實驗室和學生科協的管理、建立線上溝通平臺、沖刺高難度題目等方面來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動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邰楓,朱紅,陳美娟,宋廣清,高國華.以創新學分為抓手強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6).
[2]劉潔.解析高校創新學分:現狀、功能、問題及設想[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
[3]華正偉,劉潔.創新學分制的性質、功能及發展趨勢[J].遼寧教育研究,2006(05).
[4]董鳳麗,安俊學.創新學分:完善學分制改革的新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07(04).
[5]馬罡.高校學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動力因素分析[J].科技展望,2017(16).
[6]周險峰,鐘毅平.關于高校設立創新學分的幾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3(01).
[7]韋巧燕.創新學分制的內涵及對策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
[8]張志成.對創新學分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2(02).
[9]張麗,沈琦,石振蓮.高校創新學分制實施情況的調查和分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03).
作者簡介:
姚雪,曹湘,高峰,重慶市,重慶三峽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