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音域寬廣、音色豐富,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合唱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細胞,還有利于挖掘學生合唱表演潛能,增強學生演唱的自信心。本文簡要探討了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于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來說,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還要增強學生音樂表現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音樂教學重要方式之一,課堂合唱教學有著獨特的作用,合唱音色豐富、音域寬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更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對音樂課堂產生興趣,以有效實現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目標。
一、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現狀
1. 對合唱教學的認識不足,教師不愿教授合唱歌曲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對合唱教學認識不足,不能夠在音樂課堂中高度重視合唱教學,進而影響到合唱教學效果。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教授是否積極非常關鍵。合唱教學不僅對學生的音樂素養有一定的要求,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會主動放棄合唱教學。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教學理念保守陳舊,仍然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所以,小學音樂課堂自然被忽略。合唱教學難度較大,對學生音樂素養要求較高,同時,也需要教師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常常不愿教授合唱歌曲。
2. 合唱教學方法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方法單一現象比較嚴重,要提高合唱教學的針對性,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氣息控制方法,還要傳授學生如何掌握音準,學會在演唱過程中不同聲部配合,這樣,才更有利于增強合唱教學的針對性,激發學生合唱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然而,當前多數小學合唱教學,一些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反復合唱某一首,同時,向學生灌輸相關合唱教學音樂知識,使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音符、節拍等。然而,此種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合唱教學中學習主動性不高,合唱教學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3. 合唱訓練枯燥無味,學生學習合唱有畏難情緒
我們都知道,合唱訓練對學生素質要求較高,學生不僅要唱對每個音階,還要掌握不同聲部配合方法,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合唱訓練枯燥無味,導致一些學生對合唱學習存在畏難情緒,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學生要反復合唱訓練每一首歌曲,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枯燥無味畏難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面對合唱教學中的困難,通過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排除學生畏難心理,提高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二、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策略
1. 培養學生合唱音樂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合唱音樂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從鑒賞合唱音樂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相對于獨唱歌曲,合唱歌曲對學生音樂素質要求較高,因為合唱歌曲的旋律更為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不僅掌握合唱的相關知識,更要掌握合唱技巧,激發學生學習合唱音樂的熱情。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對合唱歌曲的欣賞能力,從鑒賞合唱音樂出發,與學生共同分析唱法和技巧,同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有針對性的播放音樂合唱作品,使學生在合唱過程中,有效調整自身唱法的不足,融匯唱法和技巧,保證學生在充分掌握合唱唱法基礎上,不斷提升合唱水平。例如: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對合唱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筆者選擇了一首節奏比較輕快的合唱歌曲《歡樂頌》,這首歌曲學習難度比較小,容易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對合唱歌曲產生學習興趣。首先,筆者引導學生聆聽這首歌,由于這首歌節奏相對簡單,一些學生聽一遍就可以跟著唱,這對于合唱格局的形成,增強學生對合唱歌曲的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課堂教學有所不同,音樂學科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在舒緩、歡快、激揚的音樂節奏中,不僅有利于調解學生的緊張的學習狀態,更有利于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因此,我們必須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充分認識,通過建設專業的音樂教師團隊,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和教學的有效性。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在音樂合唱教學活動中,學校要多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社會合唱培訓活動,結合本校教學實際以及培訓學習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因此,在小學音樂合唱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便為學生營造和諧溫馨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目標的實現。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質量好壞,關鍵在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要提高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首先,必須注重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小學生年齡尚小,想法比較單純,小學生偏愛某一科,主要源自對該學科教師的喜愛。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優化和創新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激發學生對合唱音樂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音樂合唱動力,使學生在合唱過程中表現良好,提高音樂課堂合唱的有效性。
三、 結語
總之,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只有教師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會感到輕松有趣。從而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和他們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曉燕.讓藝術之花在課堂綻放——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音樂時空,2015(21).
[2]何喜芳.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淺談“快樂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
[3]王錦.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音樂,2015(23).
[4]林秋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作者簡介:
賀平艷,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十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