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愛玩天性,決定了班級管理的難度。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實施者,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注重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全面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班級管理的水平,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小學階段;和諧關系;師生關系
小學階段是一個特殊的教育階段,這主要是由于小學生的天性特點所決定的。小學生普遍具有愛玩好動的天性,在紀律約束的班級管理中,較少有小學生能夠完全遵守規章制度。作為小學班級管理的實施者,教師應該引導好學生正視自身的問題,積極遵守班級管理的規定,自覺主動地將班級當成第二個家。教師要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善于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在班級管理中有的放矢,進而優化小學班級管理的整體水平。
一、 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內涵
所謂和諧就是兩個事物間的統一協調,表現出完美的配合。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和諧師生關系的營造和構建,需要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重的作用,只有教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明確和諧關系的內涵。一方面,它是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師生關系。小學班級管理的成效,并不是教師或者學生單方面的事情,而是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既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同時學生也要尊重教師的教學成果,學會尊師重道,理解教師的嚴格,認可教師的工作。另一方面,它是真誠有愛的情感關系。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不是簡單的合作關系,而是深層次的情感關系。教師要真心對待每一個學生,而不能為了某種目的而表面夸贊或者迎合某些學生。當然學生也要真心對待教師,感恩教師的付出與照顧,自覺主動地通過自身的舉動來回報教師的關心和愛護。
二、 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
班主任管理是一項科學化的工作,小學班主任更應該自覺摒棄強硬化的管理方式,采用人性化管理的科學方式,通過積極營造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來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引導學生快速進步,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和諧班級的福祉。
(一) 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傳統的管理觀念認為,班主任是管理者,學生是被管理者,班主任采用學校規章制度及班級紀律等實施管理工作,學生被動性地接受管理規章制度。一旦學生違反班級紀律,班主任則采用罰站、站立聽課、寫檢查等方式來警告和督促學生。這種傳統的管理方式,早已不適用科學的現代教育理念。基于此,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班主任在實施管理工作中應該率先樹立正確的師生觀。一方面,班主任應該自覺轉變管理理念,積極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來管理學生,盡可能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激發他們的自覺參與意識。比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將管理的權限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來進行班級班風、班容等構建。例如太原市中心小學在實施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成了班級管理的服務者,班主任將班級規章制度內容的確立權限交給了學生,通過開班會等來引導學生熱烈討論,共同確定班級制度。通過這樣的管理方式,當管理制度正式確定后,那么它就是所有同學認可并愿意遵守的。這比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更顯人性化,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在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還應該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給予更多的理解。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之所以會采用體罰等明令禁止的方式,主要在于他們在情感上并沒有認同自己的學生。因此,營造和諧師生關系,需要班主任轉變教育理念,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培養和教育,那樣班主任在管理中就會少一分煩躁,多一點關愛。
(二) 深化師生間的溝通
在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師生關系對立緊張的原因,就在于教師不了解學生,學生不理解教師,師生之間缺乏合理有效的溝通。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營造和諧師生關系,應該積極深化師生間的溝通。一方面,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服務者,應該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及情感動態。比如一直以來特別遵紀守規的學生,突然間變得不遵守紀律,尤其是經常遲到。班主任遇到這樣的學生,不能直接實施班級管理,更不能貿然采用懲罰措施,而應該積極了解學生遲到的原因,深入了解學生行為舉止改變的緣由,然后再針對性地實施班級管理。如果這名小學生因為家庭因素而出現了罕有的遲到現象,作為班主任應該及時與學生的父母溝通,了解其緣由,督促其改正。另一方面,在班主任管理過程中,營造和諧師生關系,班主任還應該實施個性化的管理。班主任必須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特點等個人信息后,在班級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 班級管理中凸顯愛
在班主任管理中,和諧師生關系的營造和構建,班主任還應該營造充滿愛的班集體,引導學生學會自愛,學會愛護身邊的同學,敬愛父母長輩,敬愛教師。一方面,在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應該經常進行愛的教育,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來鼓勵和引導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例如在母親節時,班主任召開家長會,明確要求家長和學生一同參加,引導學生敢于向父母表達他們的愛意。通過愛的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擴散他們愛的能力,引導他們愛護班集體,愛護身邊的同學,愛護大家共同的家。
三、 結論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服務者,班主任應該厘清和諧師生關系的內涵,積極構建科學的師生觀,深化師生間的溝通,在班級管理中凸顯愛,綜合性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丹.探討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174.
[2]王丹.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的策略[J].新校園(閱讀),2017(08):162.
[3]斯朗措姆.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的方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6(96):185.
[4]王淑香.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華少年,2016(22):260-261.
作者簡介:
蒙鳳英,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