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考 林麗麗
【摘要】本文針對初中數學教師不重視課堂導入的現狀,論述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提出直接導入、復習導入、設置懸念導入、由簡入繁導入、實驗導入以及趣味導入六種導入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導入方法 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2A-0110-02
國內外教育專家的理論為課堂導入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和策略。課堂導入環節看似簡單但千變萬化。有些教育工作者認為把知識點講透、學生能完成相應的練習的課堂就是高效課堂,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課堂導入環節上。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忽略導入環節,更談不上精心設計導入?!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導入環節。
關于數學課堂導入,筆者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導入要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習積極性與求知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課堂學習;其次,導入應當為教學目標和內容服務,教師必須基于教學內容設計導入;再次,導入的內容要正確、方法要得當,堅決不能有科學性錯誤;最后,導入時間不宜過長,要言簡意賅。結合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六種自己常用的初中數學課堂導入法。
一、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法也叫開門見山法。例如在教學“整式的加減化簡求值”時,教師結合算式“(7mn-4mn+3mn)-(4mn+7mn-6mn)”進行課堂導入:“下面我們來玩個速算小測試。規則是這樣的,任何一名同學給出m、n的值,老師馬上說出代數式的值,誰來試試?”學生挨個說出m、n的值,教師都能迅速回答出代數式的值,而且答案都是正確的。學生感到奇怪,老師怎么這么厲害!接下來,教師和學生交換角色,由教師說出m、n的值,看看哪名學生能快速說出代數式的值,學生有的面面相覷,有的埋頭苦算遲遲得不出答案,此時教師順勢引入課題:“這是‘整式的加減化簡求值的奧妙,學完這一節課,相信同學們算的速度比老師還要快,大家有沒有信心學好這節課?”此時學生迫切地想知道計算的方法,新課得以順利導入。
二、復習導入法
知識是相互聯系的,不是孤立、割裂的。復習導入法指教師根據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從而順利導入新課。復習導入法作為傳統的教學法,是教師常用的導入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學平方差公式時,教師從復習多項式乘法入手,列舉了幾個多項式乘多項式的式子并讓學生計算:
(1)(x+7)(x-7)
(2)(m+5)(m-5)
(3)(3x+1)(3x-1)
(4)(x+8y)(x-8y)
當學生得出結果后,教師再提出問題:“觀察上述算式,你發現什么規律?”“得出運算結果后,你又發現什么規律?”如此教學,教師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平方差公式。
三、設置懸念導入
設置懸念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創設矛盾,引發沖突;激發興趣,活躍思維。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乘方》這節課時,教師出示一張紙并說道:“哪位同學知道這張紙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接著教師再提出問題:“假如多次折疊這張紙,它的厚度能否超過講臺的高度?”很多學生認為不可能,個別學生十分猶豫,他們又開始了討論,課堂氛圍熱烈,學生熱情高漲、學習興趣濃厚。教師順勢導入新課:“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有理數的乘方》這節課,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去尋找標準答案!”學生興奮不已,為了得到正確答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由簡入繁導入法
由簡入繁導入法指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簡單的內容入手,逐步引出核心的、學生較難理解的內容實現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例如,在教學“多項式”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給出一個最簡單的代數式a并問學生:“這是什么式?”學生都認為很簡單,大聲回答道:“單項式?!苯處熢俳o出另一個單項式2b,問道:“這是什么式?”學生更大聲地回答:“也是單項式!”教師用符號把這兩個單項式連接起來,變形成“a-2b”或“a+2b”,問學生道:“這是什么式?”學生猶豫不答。教師追問道:“這個還是單項式嗎?”學生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教師不急于下結論,順勢說:“這樣的代數式就是我們這一節課需要研究和探討的?!表樌麑胄抡n。
五、實驗導入法
實驗導入就是通過教師演示或者學生親自動手完成某種實驗實現課堂導入。例如講解“等式的性質”時,教師借助天平這個常見的工具導入新課:教師在天平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樣的砝碼,天平兩邊保持平衡。進而引導學生學習新課,得出等式的性質一:“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等式仍然成立?!?/p>
六、趣味導入法
趣味導入指教師運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故事等,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使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課堂。例如講授“勾股定理”時,教師通過三國時期吳國的數學家趙爽的故事進行導入:“我國具有突出貢獻的數學家不勝枚舉,今天我們來了解了解三國時期吳國的數學家趙爽的故事,你知道他是怎樣研究‘勾股定理的嗎?他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詳細證明勾股定理,‘趙爽弦圖就是這樣出現的。”
導入的設計方法很多,還有音樂導入法、背景介紹導入法、生活導入法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導入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統領整節課的導入便是好的導入。
【參考文獻】
[1]龐華.試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技能[ J].中學數學教學,1997(5)
[2]龍敏信.淺析中學數學教學的課堂引入方法[ J].數學教育學報,1994(2)
[3]朱新春.教學工作技能訓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