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新
摘要:盈余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往往是圍繞著企業利益的最大化,通過財務運作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對于不同類別的企業來說,戰略選擇與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一方面企業戰略會左右盈余管理的方式,而另一方面盈余管理的效果也會對企業戰略的方向產生重要影響。
關鍵詞:盈余管理;企業戰略;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管理也逐漸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和新方法,影響企業戰略決策的因素也越來越復雜,包括盈余管理等復雜的財務工具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企業戰略決定了企業的長期發展方向,尤其對于上市公司來說,企業的戰略方向會引導投資者的投資選擇,因此通過利用盈余管理工具對企業戰略進行調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企業的發展前景,客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障礙,對于盈余管理應用的研究也就具備了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盈余管理的特點
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而言,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可分為應計盈余和真實盈余兩種管理模式。應計盈余通過會計操作對應計類目進行管理,調整會計政策,對企業的收益進行跨年度的合理分配。通過應計項目操作不會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變化,但是能使會計盈利和現金流價值產生較大差異,利用這些差異來形成不同類型的年度財務報表和企業年度報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利潤調整、避稅或者隱藏虧損的效果。而真實盈余則是企業真實經營情況的反映,企業會計收支完全按照自然日核算,很難進行調整。將應計盈余與真實盈余進行比較研究,就可以找到更具效果的盈余管理方法。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會根據內外部環境、需求的變化選擇多種形式的盈余管理,由于管理方式不同, 所以管理成本及其風險因素也有較大差異??傮w而言,對于應計盈余進行調整可以在短期內影響企業業績,而對真實盈余進行調整則會從長期影響企業的利潤指標。
企業盈余管理過程中,所參考的可變因素越多,管理的效果和方式越靈活,但是我國的企業盈余管理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變因素太少。尤其是國有企業,如果還存在較多的計劃經濟因素,那么就很難有靈活管理的空間。另一方面,我國企業的利潤率普遍不高,通過盈余管理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的幅度也就會因此受限。
二、盈余管理與企業戰略的關系
盈余管理的關鍵目標是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引導企業實施更為科學有效,符合企業實際的戰略決策。具體操作上,企業通過對其財務報告的過程控制,從而對其盈余進行人為的調整。盈余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財務戰略的關鍵標準,因此從性質上說屬于企業戰略管理中的綜合層面。盈余管理對于企業競爭力的發揮有著明確的促進下影,所以企業應把盈余管理當成企業戰略的重要內容來進行規劃。
作為上市公司,選擇不一樣的會計政策,會產生不一樣的盈余信息。而投資人在相當大程度上要以來盈余信息來考慮進一步的買賣操作,從而使盈余的披露能夠影響到股票價格、資產投資效率、投資資產的分配等方面。而盈余對于企業市值的重要影響,決定了對盈余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夠使企業的價值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并為進一步保證企業戰略的持續性提供重要的保障。尤其是在企業發展面臨暫時困難的情況下,盈余管理對于企業渡過難關,保持高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
此外,如果企業自身的戰略方向不同,那么在企業披露盈余信息時就會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和做法。采用進取型戰略的企業, 希望能牢牢地把握住潛在的機會, 在面對不穩定或者不確定的環境時, 企業的領導層對業績預期較低, 通常不會選擇進行會計盈余管理。而采用防御型戰略的企業來,企業的領導層對業績的預期較高, 當企業實際業績達不到預期時, 通過預提利潤等方式將企業盈余進行會計層面的調整,從而達到表面上的利潤穩定,則可以較好的保證企業戰略的穩定。
三、以盈余管理優化企業戰略決策的建議
第一,完善盈余管理相關法律的制定。盈余管理的主要問題是在操作上可能出現違規行為,進而導致企業戰略無法保持穩定,甚至承擔法律責任。我國上市公司的監管較為寬松,存在著市場監管不足的問題。這容易使企業在會計盈余管理過程中出現僥幸心理,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因此必要的法律法規和問責手段,對于規范的進行盈余管理操作有促進意義。
第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體系。針對我國會計制度還存在一定不完善體系的現實,政府機關應該加強對宏觀會計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并通過準則規定對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及有關經濟業務入賬做出全面規定,從宏觀層面允許企業在各種可能的方法與政策間進行選擇,進行更適合企業戰略發展的盈余管理。另一方面,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實施方面,應該建立有效的實施機制,定期檢查對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實施的有效性,盡量避免違規盈余管理行為利用制度的漏洞進行造假。
第三,著力培養專業的盈余管理人員。盈余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相關知識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具體的操作人員要熟悉財務管理以及相關法律內容,并具備高度負責的職業道德素養。企業用好盈余管理人才,能夠保證企業戰略在實施過程中不偏向,不走樣,使盈余管理發揮更多的戰略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范經華,張雅曼,劉啟亮.內部控制?審計師行業專長?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J].會計研究.2013(04).
[2]程小可,鄭立東,姚立杰.內部控制能否抑制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兼與應計盈余管理之比較[J].中國軟科學.2013(03).
[3]林永堅,王志強,李茂良.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3(01).
[4]李江濤,何苦.上市公司以真實盈余管理逃避高質量審計監督的動機研究[J].審計研究.2012(05).
[5]袁知柱,吳粒.會計信息可比性研究評述及未來展望[J].會計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