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其身心都處于一個飛速發育的時候。教師應以初中生的成長特點為基礎,以關愛學生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原則,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營造班級學習好氛圍為輔助,盡力拉進師生之間的鴻溝,讓學生愛上班集體,從而有效的管理班集體。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班級管理;有效策略探究
在當今社會中,社會科技文化都在高速發展,給初中生帶來的影響十分巨大的影響,因此,為教師開展班級管理帶來巨大的阻礙。在現如今的社會中,教師如何緊密貼合初中生的階段特點,并以此為切入點,有效開展班級管理,成為現如今教育體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本人深入結合初中生的成長特點,總結出以下幾點探究。
一、建立合理的班級管理系統和班干部選舉制度
在新時代的飛速發展中,教師為滿足社會要求,不得不一改傳統的管理理念,發展新的管理理念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在舊式的班級管理理念中,班級管理制度,大多以教師意愿為主,貼合“教師最方便”這個衡量標注進行設計,多受教師個人情緒所影響和支配,因此,舊式的班級管理制度在如今看來,其有很多損害學生個性和不合理的項目。在一定程度上營造出“不公平”的現象,久而久之會收到學生的厭惡與排斥,從而進一步導致班級管理難度增加。在新時代需求下,應景而生的新式班級管理制度,定是由教師和學生雙方進行互動,并共同參與設計的一個產物,其不僅僅為教師的管理提供方便,更在制度中維護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在班級以及制度的設計中,應做好自身的指導性作用,積極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感言,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建立起一個獎罰有度,管理明確的有效班級管理制度。教師在學習中應該對學生足夠的信任,給予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權利,首先要班集體推選出一個公平、民主的班干部選舉制度,進行公平的選舉,并加強選舉頻率。同時對于班干部的職業所在要有明確劃分,以便各司其職。并在班集體中鼓勵學生發揚自己的優點,大膽的為自己代言,并以服務班集體為自豪。讓每個學生都有管理班集體、服務班集體的機會。
二、了解愛護學生個體并公平對待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給初中生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互聯網使學生可以更加便利的接觸成人的世界,從而使他們渴望獨立。因此,為班集體的管理添加了阻礙。對于初中生的心理狀態:首先,在渴望獨立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起自己的自尊心,希望成人可以對他們平等的看待;其次,因新時代的各種因素影響,如今的初中生性格更容易產生孤僻、自閉和固執的心理。由于其大部分時間都在班級中度過,因此,教師如何運用班級管理,正確的對初中生進行引導和行為規范,是教師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綜合應用能力和身心健康的主要手段。首先,在日常教學中,只有有效縮短師生之間的鴻溝,才能做到真正的愛護學生個體。教師要以此為基礎,關注每個孩子的個性、生理和興趣需求,為學生排憂解難,把愛護灌輸在日常教育中,積極參與并了解學生的生活圈,讓學生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能感受到集體的愛護,使之在無形之間增強學習的動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建立起師生之間的信任,并使學生心悅誠服的順從班級管理。其次,在授課活動中,教師要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個體,因材施教,正視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只有對學生有足夠的尊重,并對學生進行公平的對待,才能使師生之間的信任根深蒂固,樹立起教師的威嚴,使班級管理制度更加高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學生的叛逆心理。
三、有效打造學習氛圍并舉行班級活動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對初中教學提出了一項又一項的嚴格要求,其中,發展學生的綜合應用素養和有效管理班集體,是其中最基礎的一項要求之一。而初中生處于一個生理未成年,而心理渴望成年的特殊階段,其思維能力遠遠不夠完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并未系統成立。對比年紀較小的小學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不斷的提升,因此,更要注重學生系統知識的培養。在課堂中,學習成績和綜合素養,是評定學生具體表現的基準線,所以,更不能忽視對此的重視。在班級中教師除了關愛學生、公平對待學生以外,教師還要在班集體中打造充盈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打造競爭班集體,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目標。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并明確樹立起榜樣作用,教師再以此為基礎,輔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途徑。在課外向同學能明確班集體的管理規范,從而有效的帶動班級整體的活力。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教師應該多帶領學生開展學習交流大會、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多種多樣的班級活動,并在課外融入學生的娛樂之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少了新時代初中生的學習壓力,鼓勵學生學習和娛樂合理結合,教師通過活動拉進與學生心理的距離,從而可以更加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最終可以有效的管理整體班集體,并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如何有效的管理班級,還需要學生大力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這個項目中,扮演的只是一個指路者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師了解學生,貼近學生,從而雙方互相信任。優化班級管理系統是一條漫漫長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但是只要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學生有著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最終會收到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徐海經.基于初中生心理特點的班務管理質量[J].現代閱讀,2011(12).
[2]陳標.初中班主任如何創建有效班級管理模式[J].考試周刊,2010(33).
作者簡介:陳振剛,甘肅省靖遠縣劉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