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榮 張進 韓濤 李璐 王錦標 張鐵軍
摘要: 針對目前高校所存在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分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環節缺失、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資源缺乏等問題,重慶文理學院張進教授領銜的教學團隊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對材料類卓越人才的培養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制定了以三大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標準,形成了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集“實驗、實訓、創新、創業”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本研究對于高校材料類卓越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和借鑒意義。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high school, such as the separation of specialized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ack of practical teaching design, shortage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Professor Zhang Jin's teaching team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has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materials talents under the gui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hilosophy, develop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tandard of three kinds of core abilities, forming the multiple talent training patterns,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s of including experiment, practical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research is of popularization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the excellent materials talents.
關鍵詞: 創新創業教育;材料類卓越人才;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體系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xcellent materials talents;talent training pattern;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2-0193-02
0 引言
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以培養適合新時代發展的具有創新創業意識、思維、人格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1-3]。創新創業教育是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徑[4-6]。國家教育部專門出臺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要融入專業教育,作為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然而,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目前仍處于起步和試點階段,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分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環節缺失、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重慶文理學院以張進教授領銜的教學團隊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對材料類卓越人才的培養進行了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系列標志性成果。
1 制定了以“三大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標準
我國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大多是課外活動、講座形式的業余教育活動,主要停留在操作層面和技能層面,并沒有真正融入到人才培養體系中,實施過程中基本與學科專業教育相脫節。此外,大部分學校并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真正納入到實踐教學體系中,創業能力的培養僅僅通過選修課和創業大賽的形式來實現,學生缺乏實踐鍛煉。
為了解決上述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分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環節缺失的瓶頸問題,本教學團隊在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建立了材料類卓越人才的培養標準,該標準以“專業綜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三大能力的培養為核心(圖1)。
2 形成了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主動適應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因材施教,逐漸形成更加突出個性、更加注重創新的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包括校企聯合培養、國際聯合培養、學科交叉協同培養、科教協同培養。
2.1 校企聯合培養
突破了傳統的產學結合形式,校企深度融合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實行校企聯合“3+1”人才培養模式,即3年校內學習和1年企業工程實踐。由學校與企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聯合制定教學計劃并組織實施。學生在企業的實踐訓練實行雙導師制,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參與培養,畢業設計結合生產實際進行。同時,長期與用人單位建立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定期選派教師前往企業進行交流與合作,幫助教師更好地熟悉工程背景。目前,已經與6家企業單位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并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2.2 國際聯合培養
與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聯合舉辦金屬材料工程(國際班),實行“2+2”聯合培養模式,學生大一、大二在重慶文理學院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學習,大三、大四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高技術物理學院學習,著力培養具有開闊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材料類卓越人才。同時,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也每年不定期安排知名學者、骨干教師或學生來我校進行交流。
2.3 學科交叉協同培養
依托于我校的材料學重點建設學科,與化學學科、機械工程學科、電子信息工程學科等協同培養材料類卓越人才,聯合組建了光電材料與器件卓越人才培養實驗班。自大四學年度開始,從學校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專業學生中擇優選拔生源,進行為期一年的精英化、個性化培養,通過學科交叉、專業融合,培養社會急需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2.4 科教協同培養
通過科教融合,協同育人,突破和拓展傳統知識傳授空間,將科研的新思維、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術和新材料等運用于教學,貫穿于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從而大大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為大一新生開設系列研討課;對大二學生啟動專業導師制,讓學生接受科研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研的基本素質。科教協同育人模式激發了學生參與科研創新的熱情,近3年先后有100余名本科生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市科委項目和各種企業橫向項目30余項。
3 構建了集“實驗、實訓、創新、創業”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以“專業綜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培養為主線,構建了集“實驗、實訓、創新、創業”為一體的“雙實雙創”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包括“實驗模塊、實訓模塊、創新創業模塊”三個模塊(表1),通過在專業實驗實訓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進一步強化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
4 結語
重慶文理學院以張進教授領銜的教學團隊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對材料類卓越人才的培養進行了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制定了以“專業綜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三大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標準,形成了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集“實驗、實訓、創新、創業”為一體的“雙實雙創”實踐教學體系,有效解決了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分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環節缺失、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資源缺乏等瓶頸問題。本研究對于推進我國高校材料類卓越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占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變革的整體構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5(7):75-78.
[2]田賢鵬.教育生態理論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共同體構建[J].教育發展研究,2016(7):66-72.
[3]沈穎,陳華棟.從國家戰略視角看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沿革[J].價值工程,2017(36):106-109.
[4]林于良,曾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分析與建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5):108-110.
[5]畢鳳琴,孫麗麗,王勇,陳桂娟,于心瀧.基于“互聯網+”的材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平臺建設[J].2017(26):252-253.
[6]李平媛.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思考[J]. 創新與創業教育,2013(4):31-33.